[发明专利]表面粘附效应空气净化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75934.4 | 申请日: | 2015-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3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非;姚路;张耀中;朱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02 | 分类号: | B01D53/02;B01D46/00;B01D46/30;B01D46/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刘翠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粘附 效应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材料表面粘附和脱附作用来实现净化空气的表面粘附效应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活动造成的空气污染变得严重起来,空气污染有害物质有气体、固体或液体悬浮物等,如有机分子、细菌、病菌等微生物和固体小颗粒物等。近年来,特别是室内污染物也比较普遍,包括甲醛、苯,甲苯、乙醇、氯仿等,这些属于有毒气体气体,吸入过量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至今已有多种空气净化方法及装置,一般只能够去除一些大颗粒粉尘、悬浮物等,而对于有毒有害气体不能够有效去除,为了消除有毒有害气体,目前通常采用通过化学反应的方式进行消除,但是,通过化学反应消除有毒有害气体的空气净化方法及装置,结构复杂,成本昂贵,反应残留物例如臭氧,又会带来二次污染问题,不能真正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
目前没有发现同本发明类似技术的说明或报道,也尚未收集到国内外类似的资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材料表面粘附和脱附作用来实现净化空气的表面粘附效应空气净化器,以弥补现有空气净化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通过采用表面积巨大的纳米材料和/或多孔材料,能够有效粘附住大量有害成分,再通过脱附处理,有害成分会被释放掉,材料表面又可以重新粘附空气中的有害成分,有效净化空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表面粘附效应空气净化器,包括表面粘附作用装置和表面脱附作用装置;其中:
所述表面粘附作用装置用于过滤空气;
所述表面脱附作用装置用于脱附粘附于表面粘附作用装置的过滤空气后留下的有害物质。
优选地,所述表面粘附作用装置包括:外壳a、风机、表面粘附材料以及控制电源;其中,所述外壳a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机设置于外壳a内部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形成的风道上并靠近出风口处,所述表面粘附材料设置于外壳a内部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形成的风道上并靠近进风口处;所述控制电源安装于外壳a上,并与风机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表面粘附材料可拆卸地设置于外壳a内部。
优选地,所述表面粘附材料采用纳米材料和/或多孔材料组合而成,相邻的纳米材料和/或多孔材料之间具有通气间隙。
优选地,所述表面脱附作用装置独立设置于表面粘附作用装置的外部或设置于表面粘附作用装置的表面粘附材料安装处。
优选地,独立设置于表面粘附作用装置外部的表面脱附作用装置包括:外壳b、电源开关、加热器以及出气管;其中,所述加热器设置于外壳b的内部,所述加热器与外壳b的壳壁之间设有脱附空间,所述出气管连接于脱附空间与外部大气之间,所述电源开关与加热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独立设置于表面粘附作用装置外部的表面脱附作用装置还包括如下部件:
-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于外壳b的底部;
-腿架,所述腿架设置于底座的底部;
-脚轮,所述脚轮安装于底座的底面上。
优选地,设置于表面粘附作用装置表面粘附材料安装处的表面脱附作用装置包括:加热器以及出气管;其中,所述加热器设置于外壳a的内部,所述加热器与外壳a的壳壁之间设有脱附空间,所述表面粘附材料设置于脱附空间内,所述出气管连接于脱附空间与外部大气之间,所述控制电源还与加热器相连接。
优选地,表面粘附作用装置过滤空气后留下的有害物质包括如下任一种或任多种:
-PM0.3-10颗粒物;
-甲醛;
-氨气;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本发明提供的表面粘附效应空气净化器,其表面粘附材料可以采用表面积巨大的纳米材料和多孔材料等,表面积巨大能够粘附空气中的大量有害成分,包括颗粒物、甲醛、氨气、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表面粘附作用装置内部构置的材料具有通气间隙,当空气经过通气间隙,表面能够粘附住空气中有害成分;而表面脱附作用装置内部构置有加热器,能够加热或者电磁波辐射作用表面粘附物质,使其表面粘附住的有害成分实现脱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结构简单,消除有害物质效率显著,且成本低;
2、本发明在有效消除有害物质的同时,克服了残留物二次污染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59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甲醛净化剂
- 下一篇:用于注塑机上设有搅拌器的废气净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