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强散射点目标探测的弱散射点目标跟踪逼近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74832.0 申请日: 2015-12-02
公开(公告)号: CN105510907A 公开(公告)日: 2016-04-20
发明(设计)人: 李景文;银皓;孙兵;王岩;姚锟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分类号: G01S13/72 分类号: G01S13/72;G01S13/44
代理公司: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代理人: 赵文颖
地址: 10019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散射 目标 探测 跟踪 逼近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强散射点目标探测的弱散射点目标跟踪逼近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利用单脉冲雷达,实现对k时刻强散射点目标的定位量测;

k时刻,单脉冲雷达测得强散射点在雷达坐标系下的测量值为sT_R_m(k):

sT_R_m(k)=[Rkαkβk]T(1)

其中,Rk为强散射点在雷达坐标系下的径向距离,αk为强散射点在雷达坐标系下的量测 方位角,βk为强散射点在雷达坐标系下的量测俯仰角;

步骤二、利用无味卡尔曼滤波技术,实现对k+1时刻强散射点目标的定位预测;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设置k时刻对称分布sigma点集

ζk(0)=sT_G_e(k-1)ζk(i)=sT_G_e(k-1)+((n+λ)Pk|k-1)i,i=1,2,...,nζk(i)=sT_G_e(k-1)-((n+λ)Pk|k-1)i-n,i=n+1,n+2,...,2n---(2)]]>

并设置对应的两组权系数如下:

ω0(m)=λ/(n+λ)ω0(c)=λ/(n+λ)+(1-α2+β)ωi(m)=ωi(c)=0.5/(n+λ),i=1,2,...,2n---(3)]]>

式(2)中,Pk|k-1为sT_G_e(k-1)的协方差阵;式(2)、式(3)中,λ=α2n-n,n为sT_G_e(k-1) 的维数,α为决定sigma点的散布程度的参数,β为用来描述x的分布信息的参数;

(2)进行强散射点的定位一步更新准备

ζk|k-1(i)=hk(ζk(i)),i=0,1...2nZ^k|k-1=Σi=02nωi(m)ζk|k-1(i)PZ^k=Σi=02nωi(c)(ζk|k-1(i)-Z^k|k-1)(ζk|k-1(i)-Z^k|k-1)T+CkPX~kZ~k=Σi=02nωi(c)(ζk(i)-sT_G_e(k-1))(ζk|k-1(i)-Z^k|k-1)T---(4)]]>

其中,为sigma点集通过非线性量测函数hk()的映射值,为对k时刻量测的 估计值,为对k时刻量测的预测误差协方差阵,为对k时刻量测和状态的预测误差互 协方差矩阵,Ck为k时刻量测噪声协方差矩阵;对于非线性映射hk(·),有 hk(ζk(i))=hk2(hk1(ζk(i)));]]>ζk(i)=xyzvxvyvzkT,]]>x为第i个sigma点的x坐标,y为第i 个sigma点的y坐标,z为第i个sigma点的z坐标,vx为第i个sigma点的x方向速率,vy为第i个 sigma点的y方向速率,vz为第i个sigma点的z方向速率,有

hk1(ζk(i))=G2R(k)×xyzk+G0_R(k)G2R(k)×vxvyvzk=xryrzrvxrvyrvzrk---(5)]]>

hk(ζk(i))=hk2(hk1(ζk(i)))=xr2+yr2+zr2tan-1(yr/zr)tan-1(xr/zr)k---(6)]]>

其中,xryrzrvxrvyrvzrkT]]>为中间变量,G2R(k)表示k时刻地面坐标系与雷达坐 标系的旋转矩阵,G0_R(k)表示地面坐标系原点在k时刻雷达坐标系下的值,且强散射点的 定位一步更新如下

Kk=PX~kZ~kPZ~k-1X^k|k=X^k|k-1+Kk(sT_R_m(k)-Z^k|k-1)Pk|k=Pk|k-1-KkPZ~kKkT---(7)]]>

其中,Kk为k时刻的卡尔曼增益,为k时刻状态更新值,Pk|k为的协方差矩阵;

最后,完成强散射点的定位一步预测,得到一步预测值和预测误差的协方差阵

X^k+1|k=FkX^k|k=x^k+1|ky^k+1|kz^k+1|k(v^x)k+1|k(v^y)k+1|k(v^z)k+1|kT---(8)]]>

Pk+1|k=FkPk|kFkT+ΓkQkΓkT---(9)]]>

其中,Fk是系统状态转移矩阵,Qk是过程演化噪声协方差矩阵,Γk是噪声矩阵,为对 k+1时刻x坐标的估计,为对k+1时刻y坐标的估计,为对k+1时刻z坐标的估计, 为对k+1时刻x方向速率的估计,为对k+1时刻y方向速率的估计,为对k+ 1时刻z方向速率的估计;

得到k时刻对k+1时刻强散射点目标的定位预测sT_G_e(k)为:

sT_G_e(k)=x^k+1|ky^k+1|kz^k+1|k---(10)]]>

步骤三、利用强散射目标与弱散射目标的相对位置关系wT_sT,实现对下一时刻弱散射 点目标的定位预测;

将步骤二中得到的sT_G_e(k)转换到k时刻的雷达坐标系下,得到k时刻雷达坐标系下, 对k+1时刻强散射点位置的预测值sT_R_e(k):

sT_R_e(k)=G2R(k)×sT_G_e(k)+G0_R(k)(11)

利用已知的wT_sT,得到k时刻雷达坐标系下对k+1时刻弱散射点位置的估计值:

wT_R_e(k)=G2R(k)×wT_sT+sT_R_e(k)(12)

其中,wT_sT为弱点与强点的相对位置;

转换坐标系,得到k时刻跟踪器坐标系下,k+1时刻弱点位置的估计值

wT_M_e(k)=R2M(k)×wT_R_e(k)(13)

其中,R2M(k)表示k时刻雷达坐标系与跟踪器坐标系的旋转矩阵;

步骤四、根据弱散射点目标预测结果对跟踪器飞行方向的调整,完成单位时间跟踪逼 近;

根据步骤三中的估计值,求解k时刻预测偏转角

设ωm为跟踪器最大角速度,ψ为T时间内跟踪器可偏转的最大角度,有ψ=ωmT;

比较与ψ,若在单位时间内,调整跟踪器飞行方向,使其在跟踪平面即由当前 预测wT_M_e(k)与跟踪器速度方向确定的平面内转过ψ角度;若在单位时间内,调整 跟踪器飞行方向,使其在跟踪平面内转过角度,至此,完成单位时间跟踪逼近;

k时刻跟踪器坐标系与k+1时刻跟踪器坐标系的转换矩阵更新为

M2M(k+1)=1000cos(-ξ2)sin(-ξ2)0-sin(-ξ2)cos(-ξ2)cosξ10-sinξ1010sinξ10cosξ1---(17)]]>

完成单位时间跟踪后,进行单脉冲雷达姿态的调整;

更新k时刻雷达坐标系与k+1时刻雷达坐标系的转换矩阵更新,当根据强散射点目标预 测结果进行调整时,k时刻雷达坐标系可由k+1时刻雷达坐标系先绕Y轴逆时针旋转θ1角,再 绕X轴顺时针旋转θ2角得到,k时刻雷达坐标系与k+1时刻雷达坐标系的转换矩阵更新为

R2R(k+1)=BX(-θ2)BY1)(18)

当不进行单独调整时:

R2R(k+1)=M2M(k+1)(19)

k+1时刻地面坐标系到雷达坐标系的旋转矩阵更新为:

G2R(k+1)=R2R(k+1)G2R(k)(20)

同理,k+1时刻地面坐标系到跟踪器坐标系的旋转矩阵更新为:

G2M(k+1)=M2M(k+1)G2M(k)(21)

通过矩阵计算,得k+1时刻雷达坐标系到跟踪器坐标系的旋转矩阵为

R2M(k+1)=G2M(k+1)×G2R(k+1)-1(22)

地面坐标系原点在k+1时刻雷达坐标系下的坐标以下迭代式求得:

G0_R(k+1)=R2R(k+1)×G0_R(k)+S(23)

至此,返回步骤一进行迭代,当Rk<Rmax时,停止迭代,其中,Rmax为最小跟踪距,最终实现 基于强散射点目标探测的弱散射点目标跟踪逼近。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48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