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排水系统、排水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73956.7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2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熊俊峰;胡知耀;莫灼均;梁郁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F24F11/30;F24F11/64;F24F11/70;F24F1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排水系统 排水 控制 方法 以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排水系统,其包括储水装置、控制装置、以及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的排水水泵和液位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液位检测装置和第二液位检测装置,并且第一液位检测装置和第二液位检测装置的安装位置存在高度差,使得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的液位上限不高于所述第二液位检测装置的液位下限。本发明的空调排水系统使空调冷凝水的水位检测更加精准,有利于更合理地控制水泵的动作,从而提高对水泵的控制精度。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空调排水系统的排水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排水系统。本发明还涉及所述空调排水系统的排水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内机。
背景技术
空调在制冷的时候,在空调内机中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冷凝水的产生,这些水如果不能够及时从机组排除,最终会因为冷凝水集聚过多而溢出机组,导致空调内机发生滴水或漏水的问题,给用户造成损失和不便。因此,空调内机通常会自带排水口,靠重力作用将水通过排水管排放到比空调内机低的位置,例如排到室外。然而,由于安装环境的限制,有时候需要将冷凝水向比空调内机安装位置高的地方排除,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助水泵进行排水。现有技术中,以风管机为例,排水多采用直流水泵或交流水泵,并且主要通过液位开关检测液位,并将液位高度转化为电信号后反馈给主板,主板根据得到的信号结合空调控制逻辑向水泵发送开关指令。
然而,现有技术的空调排水系统容易出现水泵空转或者排水不及时的问题,并且,现有技术中排水水泵的控制受空调运行模式影响较大,且精度不高。原因在于,现有技术的空调排水系统的液位开关只有两个信号点,因而对水泵的控制比较粗放,一般为当液位开关到达上限液位动作点且持续一段时间后,空调启动水泵并报水满保护故障;当液位开关到达下限液位恢复点时,水泵再持续抽水一段时间后停止或直接停止。这种控制方式需要结合空调运行模式和控制逻辑一起控制水泵启停,水泵控制逻辑对空调运行模式及故障状态依赖条件过多。这导致排水的控制逻辑复杂且可靠性较低,尤其是空调故障状态和停机状态时,水泵的控制不够精准。例如,如果空调停机后水泵也停止工作,假若在停机时风管机蒸发器发生冻结,那么蒸发器上的冰融化后又会产生大量的水,仍有可能导致空调内机溢水;而如果停机后水泵延时一段时间后再停止工作,那么在正常工况下停机时,停机后不会再有冷凝水产生,但水泵却一直运转,这种情况一方面会产生噪音,另一方面也造成能源浪费。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更精准地检测水位从而更精细地控制排水水泵的空调排水系统及其排水控制方法,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现状,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排水系统,其能够更精准地检测冷凝水的水位,以用于控制水泵的动作,从而提高对水泵的控制精度。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空调排水系统,其包括储水装置、控制装置、以及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的排水水泵和液位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液位检测装置和第二液位检测装置,并且第一液位检测装置和第二液位检测装置的安装位置存在高度差,使得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的液位上限不高于所述第二液位检测装置的液位下限。
优选地,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和第二液位检测装置为浮球式液位开关。
优选地,所述浮球式液位开关包括干簧管。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被设置成仅根据所述第一液位检测装置和第二液位检测装置的液位信号控制排水水泵的启停。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前述空调排水系统的排水控制方法,其包括步骤:
S1:读取液位检测装置的液位信号;
S2:若第一液位检测装置和第二液位检测装置中的任一个的液位信号表示液位上限,则控制排水水泵开,然后返回步骤S1;或者,若第一液位检测装置和第二液位检测装置的液位信号均表示液位下限,则控制排水水泵关闭或不运转,然后返回步骤S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39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管道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密封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