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膏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72106.5 | 申请日: | 2014-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5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耿熙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P25/02;A61K35/64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三叉 神经痛 中药 制剂 膏剂 制备 方法 | ||
分案申请,原申请号2014101570801,申请日2014.04.19,名称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医中药领域,主要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
背景技术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有时也被称为“脸痛”,是一种在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疑难杂症之一。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起发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三叉神经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脸、进食,甚至连口水也不敢下咽,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有人称此痛为“天下第一痛”。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找不到确切病因的三叉神经痛。可能是由于供应血管的硬化并压迫神经造成,也可能是因为脑膜增厚、神经通过的骨孔狭窄造成压迫引起疼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由于肿瘤压迫、炎症、血管畸形引起的三叉神经痛。此型有别于原发性的特点,疼痛常呈持续性,并可查出三叉神经邻近结构的病变体征。
在现有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的发明中,授权公告号CN102847125B(申请号201210362059.6)公开了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是由生地黄、升麻、人参、薄荷、天南星、天麻、泽泻、生姜、知母、半夏等药物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授权公告号CN102961450B(申请号201210539444.3)公开了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野木瓜,鬼毛针,番泻叶,白药子,川芎,元胡,白首乌,川断,穿山甲,露蜂房,甘草制成。授权公告号CN102357238B(申请号201110328707.1)公开了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的原料制成:吴茱萸8-10克,人参9-15克,生姜9-15克,大枣9-15克,天冬4-8克,麦冬4-8克,升麻1-5克,小鬼钗4-8克,罂粟壳4-8克,桃仁泥1-3克,红花1-3克,李核仁8-1克,天麻4-6克。
发明内容
针对三叉神经痛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辩证施治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研制而成的,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的特点,能够有效地治疗三叉神经痛。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黄芪6-9份,菖蒲10-15份,天麻3-6份,全蝎1-5份,僵蚕1-5份,鸦胆子10-20份,荆芥穗10-25份,王孙5-15份,开口箭8-16份。
上述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优选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黄芪7-8份,菖蒲11-14份,天麻4-5份,全蝎2-4份,僵蚕2-4份,鸦胆子13-17份,荆芥穗15-20份,王孙9-11份,开口箭10-14份。
以上所述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更佳优选的方案,取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备而成:黄芪8份,菖蒲13份,天麻5份,全蝎3份,僵蚕3份,鸦胆子15份,荆芥穗18份,王孙10份,开口箭12份。
根据前面任一所述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制备成药学上可接受的膏剂、含糖颗粒剂或无糖颗粒剂。
根据上面所述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膏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①将黄芪、菖蒲、天麻、鸦胆子、荆芥穗、王孙、开口箭洗净,粉碎,过100-160目筛(优选130目筛);
②将全蝎、僵蚕除去杂质,洗净,于30-60℃水中浸泡1-4小时;
③将浸泡后的全蝎、僵蚕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4-10倍量水(优选加水量至7倍),各煎3-5小时(优选4小时),然后合并药液,滤过,滤液与步骤①中所得药粉混合,然后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5-1.5(60℃)的清膏,冷却至室温,无菌封装得膏剂。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②用40-50℃的水(优选45℃)。
根据上面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是,步骤②浸泡2-3小时(优选2.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耿熙,未经刘耿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721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接入网关
- 下一篇:钻孔冷却气缸套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