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抗黄曲霉毒素单域重链抗体的免疫亲和吸附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69834.0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8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许杨;熊勇华;何庆华;曹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281;B01J20/282;B01J20/28;B01J20/30;B01D15/38;G01N33/53;G01N30/02;G01N30/06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黄曲霉 毒素 单域重链 抗体 免疫 亲和 吸附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单域重链抗体(又称纳米抗体技术)的免疫亲和 吸附材料,特别是针对黄曲霉毒素的免疫亲和吸附材料。
技术背景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主要由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等真菌产生的剧毒次 级代谢产物。它们的化学结构类似,为二呋喃香豆素衍生物,主要包括黄 曲霉毒素B1(AFB1)、B2(AFB2)、G1(AFG1)、G2(AFG1)和M1(AFM1) 等。在天然污染的食品和饲料中,AFB1的污染最为常见,其毒性和致癌性 也最强,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I类致癌物。世界各国及 地区指定了严格的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例如欧盟婴幼儿食品中AFB1允 许量≤0.10μg/kg。
现有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主要有仪器分析法、免疫分析法以及薄层 层析法。其中仪器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重复性好等优点,但是 对于分析样品前处理要求较高,需要尽量去除样品中的杂质以减少对后续 检测的干扰。传统的前处理方法有液相萃取、固相萃取等,处理过程繁琐 且特异性不高。亲和层析技术基于配基与待测物质之间特异性的识别,可 通过一步操作实现对复杂混合样品中待测物的分离纯化。目前使用的黄曲 霉毒素亲和纯化介质一般采用多克隆抗体或单克隆抗体作为配基,存在不 耐有机试剂、活性迅速降低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发活性高、稳定性好的 新型配基替换传统抗体。单域重链抗体是由羊驼重链抗体的可变区组成, 又称为纳米抗体,具有耐酸碱、耐高温以及易于生产等特性,相较于传统 抗体具有明显的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黄曲霉毒素的免疫亲和吸附材料及其 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针对黄曲霉毒素的免疫亲和吸附材料包括载体和配基,所述配基为单 域重链抗体,具有SEQID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该配基可特异性识别 黄曲霉毒素。
所述配基还可以为在前述单域重链抗体基础上通过随机或定点突变 技术进行改造所获得的能与黄曲霉毒素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所述载体为磁珠、琼脂糖凝胶微球、硅胶微球或多孔材料。
上述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
所述载体为磁珠时,制备方法为:取1mg羧基磁珠于离心管中,加 入500~1000μl活化缓冲液(10mM,NaH2PO4,pH6.0),涡旋混合均匀, 磁力架回收磁珠,再用活化缓冲液洗涤2遍。分别加入1~5mg碳二亚胺 (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涡旋混合后,静置30min。用偶 联缓冲液(10mM,Na2HPO4,pH7.4)洗涤磁珠3遍,加入抗黄曲霉毒 素单域重链抗体,室温反应2~6h,得到共价偶联了抗黄曲霉毒素单域重 链抗体的免疫磁珠;
所述载体为琼脂糖凝胶微球时,制备方法为:将CNBr活化的干胶用 0.1MHCl洗涤10~15次,每次平衡5~10min。用偶联缓冲液(10mM, Na2HPO4,pH7.4)洗涤5~15次,加入抗黄曲霉毒素单域重链抗体,室 温反应2~10h,得到共价偶联了抗黄曲霉毒素单域重链抗体的免疫亲和 吸附材料;
所述载体为硅胶微球时,制备方法为:将硅胶微球用纯水和磷酸缓冲 液(PBS,10mM,pH6.0)交替洗涤5~10次,用PBS缓冲液悬浮硅胶微 球,加入抗黄曲霉毒素单域重链抗体,混匀,加入终浓度1~10mg/ml的碳 二亚胺(EDC),迅速混匀,4℃搅拌反应12~24h,得到共价偶联了抗黄 曲霉毒素单域重链抗体的免疫亲和吸附材料。
将上述免疫亲和吸附材料(载体为琼脂糖凝胶微球和硅胶微球)装填 至层析柱,即得到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层析柱,方法为:根据层析柱容量, 取适量上述免疫亲和吸附材料于层析柱,加入5~10倍柱床体积的PBS(10 mM,pH7.4)洗涤后,4℃,保存于20%乙醇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9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