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幽门螺杆菌的检验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69558.8 申请日: 2015-12-03
公开(公告)号: CN106834412A 公开(公告)日: 2017-06-13
发明(设计)人: 李和楼 申请(专利权)人: 李和楼
主分类号: C12Q1/04 分类号: C12Q1/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幽门 螺杆 检验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医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幽门螺杆菌的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一种微生物种类。幽门螺杆菌病的不良预后是胃癌。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癌症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二。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6万人死于胃癌。

预防和控制胃癌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指出,幽门螺杆菌生存于人体胃幽门部位,是最常见的细菌病原体之一。世界有多半人口受到过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而在有些国家几乎90%的人都感染过这种细菌。人们通常是在幼年时就受到感染,5岁以下达到50%。这种细菌感染首先引起慢性胃炎,并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则发展为胃癌。据统计,初次感染幽门螺杆菌年龄较早的人群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发生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死亡率的高低呈现平行关系。幽门螺杆菌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患者的普遍症状为: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他不良症状,如暖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有些患者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据此,专家们认为,及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及时而有效地用抗菌素杀灭幽门螺杆菌,对预防和控制胃癌有重大意义。

目前检测HP的方法,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主要为病理组织切片嗜银染色法,该方法操作较为繁琐,技术要求相对较高,不适合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准确率高的幽门螺杆菌的检验方法。

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幽门螺杆菌的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黏膜组织置于布氏培养基中,并用接种环划线;将布氏培养基放入培养缸内,并在培养缸内充入N2、O2、CO2的混合气体,然后放 入37℃恒温箱内,经过3-5d,观察菌落形态,对细菌进行鉴定,滴1滴生理盐水在干净载玻片上,用接种环刮取菌落放到生理盐水中涂开,待涂片烤干后进行革兰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典型的涂片染色镜检呈海鸥状、S状弯曲菌或短杆菌,见到球形体或长丝体形态变异,均为革兰染色阴性;用接种环刮取一环细菌置于尿素酶试纸条上,放置37℃温箱1mm后观察结果,试剂变成红色或者紫红色为阳性结果。

优选地,所述布氏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布氏选择血平板的制备:称取胰胨8g、蛋白胨8g、葡萄糖0.5g、酵母提取物1.5g、NaCl 3g、偏重亚硫酸钠0.1g、琼脂粉10g,加双蒸水至500mL,高压蒸汽灭菌,冷却至50℃,加入脱纤维绵羊血30mL、TMP(甲氧苄啶)抗生素混合液2mL,混合后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待完全凝固,冰箱4℃保存。

进一步优选,所述TMP抗生素混合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TMP50mg、无菌双蒸水50mL和10滴乳酸,隔水煮沸10min,再加入万古霉素80mg和多粘菌素B2mg,混合均匀。

优选地,所述混合气体中各个组分的体积百分含量为:N285%、O25%、CO2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检验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准确率高的特点,适合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一种幽门螺杆菌的检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黏膜组织置于布氏培养基中,并用接种环划线;将布氏培养基放入培养缸内,并在培养缸内充入N2、O2、CO2的混合气体,所述混合气体中各个组分的体积百分含量为:N285%、O25%、CO210%。然后放入37℃恒温箱内,经过3d,观察菌落形态,对细菌进行鉴定,滴1滴生理盐水在干净载玻片上,用接种环刮取菌落放到生理盐水中涂开,待涂片烤干后进行革兰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典型的涂片染色镜检呈海鸥状、S状弯曲菌或短杆菌,见到球形体或长丝体形态变异,均为革兰染色阴性;用接种环刮取一环细菌置于尿素酶试纸条上,放置37℃温箱1mm后观察结果,试剂变成红色或者紫红色为阳性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和楼,未经李和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95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