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旱育水管的无土秸秆基质及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69095.5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2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何勇;肖龙;王茂理;黄波;罗传浩;王宝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谭德兵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水管 无土 秸秆 基质 育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水稻无土栽培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水稻旱育水管的无土秸秆基质及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人口的减少,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已经是大势所趋,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关键是水稻育苗及移栽的机械化,机械化流水线育秧及机插水稻秧苗,需要大量的育苗基质,自制营养土会消耗肥沃的耕作表层,而无土秸秆基质的推广应用为水稻生产的农业全程机械化奠定了基础。
现有的商用育苗基质,大多以草碳(含有大量水分和未被彻底分解的植物残体、腐殖质以及一部分矿物质)为主要原料,成本高,多应用于经济作物。
传统水稻机插育秧是以大田的耕作层土作为营养土,通用的育秧塑料盘规格为长58cm、宽28cm和高2cm,采用这样的秧盘,每亩机插培育秧苗平均需要营养土约100kg左右。营养土的制作需要耕翻、晾晒、粉碎、过筛、搬运等工作,将付出大量的劳动力及劳动报酬,同时还会破坏耕地的耕作层。
秸秆焚烧是政府长期治理的难题,收获后的各种秸秆在田间地头随意堆放,造成沟渠、池塘的阻塞,在严控时间过后,很多秸秆被就地焚烧,严重污染环境。目前水稻育苗推广的无土秸秆基质,主要是作物的秸秆等作物残剩体为主要原料,经过粉碎和发酵等物化处理而制成,虽然应用作物秸秆避免了破坏耕作表土,解决了原材料问题,但是制作的用工成本较高,难以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稻旱育水管的无土秸秆基质及育苗方法,以期望利用秸秆为载体制作营养丰富的无土秸秆基质,解决现有无土基质成本高、制作流程长,难以推广应用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稻旱育水管的无土秸秆基质,含有质量比为秸秆粉碎料:消毒剂:保水剂:调节剂:调酸剂:氮肥:磷肥:钾肥=300.0~500.0:0.4~1.2:1.0~2.0:0.1~0.5:0~2.0:2.0~10:0.5~5.0:0.5~5.0的原料,所述基质的含水量为65%~75%,pH值为5~6。
上述水稻旱育水管的无土秸秆基质中,所述秸秆为油菜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水稻旱育水管的无土秸秆基质中,所述秸秆为油菜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的混合物,其中油菜秸秆占秸秆总质量的50%,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等质量混合。
上述水稻旱育水管的无土秸秆基质中,所述消毒剂为敌克松、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强氯精或使百克;所述保水剂为丙烯酰胺-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或者淀粉接枝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所述调节剂为生根粉或者多效唑;所述调酸剂为硫磺粉、食醋、硫酸亚铁、糠醛渣或腐殖酸。
上述水稻旱育水管的无土秸秆基质中,所述氮肥包括质量比1:1的速效氮肥和缓释氮肥,所述速效氮肥为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或尿素,所述缓释氮肥为脲甲醛、亚异丁基二脲、亚丁烯基二腺或草酰胺;所述磷肥为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或磷酸二钙;所述钾肥为硫酸钾。
上述水稻旱育水管的无土秸秆基质中,所述基质适用于深度为2~3cm的水稻育秧塑料盘。
采用上述无土秸秆基质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除调酸剂以外的其它所有原料按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使混合物的含水量达到65%~75%;这样可以保证无土秸秆基质的水分接近饱和状态。
(2)检测所述混合物的pH值,按照以下要求进行调节,获得无土秸秆基质:当pH≤6,不调节pH;当6<pH<6.5,在原料比例范围内加大酸性肥料的用量调节pH;当pH≥6.5,向育秧基质中加入调酸剂调节至5≤pH≤6;
(3)开沟作畦:苗床的厢面宽140~150cm,厢面四周开围沟,沟宽30~40cm,沟深≥30cm;能够保证排水、灌水方便,床土细而无杂物,厢面平整,使秧盘能够与厢面紧密接触;
(4)将水稻育秧塑料盘平放在厢面上,轻压水稻育秧塑料盘使其与土壤充分接触;将无土秸秆基质装入水稻育秧塑料盘,整平压实后无土秸秆基质的厚度为1.5~2.0cm,将经过预处理的种子播撒到无土秸秆基质上,再用厚度为0.3~0.5cm的无土秸秆基质覆盖种子,喷洒适量清水使无土秸秆基质与种子充分接触,然后搭拱、盖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90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线双结式深黄皮线椒自交技术
- 下一篇:一种小型洒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