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轧油泥气浮清洗去油系统及去油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68953.4 | 申请日: | 2015-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0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正;马光宇;徐鹏飞;张大奎;王飞;陈鹏;王永;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22B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轧 油泥 气浮清 洗去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轧油泥气浮清洗去油系统,包括油泥料斗,油泥料斗通过螺旋给料机连接搅拌桶,搅拌桶设有水泵,搅拌桶通过加药泵连接加药箱,通过渣浆泵连接气浮槽,气浮槽内部设有气浮控制装置,上部设有撇油刮渣机,撇油刮渣机连接废油贮槽,气浮槽通过螺旋出料机连接铁泥贮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企业含油尘泥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轧油泥气浮清洗去油系统及去油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铁企业钢材热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氧化铁皮,该铁皮被浊环水冲入地沟后汇入旋流井,经旋流井沉淀后,粗颗粒铁皮定期被捞出,因其含油率较低可以作为烧结原料直接利用,但细颗粒铁皮被水带入平流池,细颗粒铁皮表面附有油膜,这部分铁皮和部分悬浮物经平流池沉淀后被抓斗抓出,即为热轧油泥。这种热轧油泥含油率较高,脱水后含油率一般为5~28%(质量比),全铁含量一般为65~70%(质量比),铁素含量较高的热轧油泥,具有很高的回收利用价值,但不经去油的热轧油泥焙烧时会产生油烟,油烟的异味污染环境并严重危害作业人员健康,我国环保法规不允许这种含油物料不经去油直接使用。如某大型钢铁生产企业每年热轧油泥产量达数万吨,堆存不仅占据很大的料场,而且还严重污染环境。国内外钢铁企业和研究单位对热轧油泥的利用方法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投资小、处理成本低、处理过程环保的技术还几乎没有。目前传统的热轧油泥处理方法如下:
(1)焙烧法:将油泥在竖炉或回转窑中进行焙烧,该方法虽然能去去油泥中的油,但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油烟会对空气造成较重的二次污染。(2)热还原法:即把还原剂和油泥混合装罐,在隧道窑中加热生产还原铁粉,该方法能耗高,投入产出比较小。(3)蒸馏法:即先对油泥进行加热脱水,再在密封装置中加热使油泥中的油挥发出来形成热油烟,该烟气被喷淋的冷油冷却后形成可回收的废油,去油后的铁鳞作为烧结原料利用。该方法去油工艺复杂,设备投资较高。(4)真空法:美国专利(US5964045)提出向回转窑中通入250℃热烟气对油泥进行干燥脱水,然后采用两段真空干燥设备在300℃条件下对油泥进行真空脱油。该方法容易使废油和水同时蒸发,造成废油粘结除尘器,影响除尘器运行和降低除尘效果,真空脱油增加了生产成本。(5)热清洗法:即将热轧油泥、碱性清洗剂和水在搅拌锅中加热至70~90℃,搅拌一定时间后,油泥中的油在机械力和化学力的作用下浮到液面上,废油通过溢油槽收集后卖给炼油厂。该方法的缺点是能耗高、清洗剂消耗量大、去油成本高。(6)常温清洗法:程秀芳在2006年第3期《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发表“轧钢铁鳞去油剂的研制”论文,报导了用常温去油剂清洗轧钢油泥,该方法不仅去油剂成本较高、还产生大量的废水需要进一步进行污水处理,更增加的油泥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含油率大于15%(重量百分比)的热轧油泥,采用微气泡气浮同时加入清洗剂的方法去油,使油泥中的油和铁鳞分离并分别利用。发明的特点是设备投资小、油泥处理量大、去油工艺简单、去油成本低,处理过程环保,不产生二次污染。
本发明采用微米级气泡对热轧油泥与水构成的悬浊液进行气浮去油,使油泥中的油和铁皮分离并分别利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轧油泥气浮清洗去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泥料斗,油泥料斗通过螺旋给料机连接搅拌桶,搅拌桶通过管线与水泵相连,搅拌桶通过加药泵连接加药箱,通过渣浆泵连接气浮槽,气浮槽内部设有气浮控制装置,上部设有撇油刮渣机,撇油刮渣机连接废油贮槽,气浮槽通过螺旋出料机连接铁泥贮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89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