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开式窗扇风撑限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67009.7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1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永兴 |
主分类号: | E05C17/32 | 分类号: | E05C1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开 窗扇 限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窗限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全开式窗扇风撑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窗户是建筑物的通风采光口,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窗的结构不断地得到改善。现代建筑中,特别是高层建筑多采用平开窗用于通风,窗户的上下通常设置风撑,窗户的开启程度往往决定着室内通风的效果。通常的窗户一般只能开启三分之一,大一点的可以打开二分之一的大小,无法做到全部打开窗户。鉴于室内通风效果的需求,现阶段急需一种可以使得窗户全部打开的结构来满足日常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装简便、使用效果更好的全开式窗扇风撑限位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全开式窗扇风撑限位装置,设于窗框和窗扇之间,包括两个四连杆风撑,每个四连杆风撑包括滑道、滑块、主杆、副杆、连接杆和旋转杆,所述主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孔,所述主杆的中部设有第二开孔,所述副杆的一端设有第三开孔,所述副杆的中部设有第四开孔,所述副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五开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第六开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七开孔,所述旋转杆的一端设有第八开孔,所述旋转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九开孔,所述滑块的一端设有第十开孔,所述滑块的另一端设有第十一开孔,所述滑道的一端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上设有第十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与第九开孔、第二开孔与第三开孔、第四开孔与第六开孔、第五开孔与第十二开孔、第七开孔与第十开孔、第八开孔与第十一开孔依次相互重叠放置,并通过第一铆钉连接。
所述滑道安装于所述窗框之上,所述主杆安装于所述窗扇之上。
所述滑道内部设有两个第一椭圆形开孔,并通过第一螺丝固定于所述窗框上,所述主杆上设有两个第二椭圆形开孔,并通过第二螺丝固定于所述窗扇上。
所述滑块收容于所述滑道内,并可有阻力的滑动。
所述滑道内靠近所述凸块设有一个挡块,所述挡块和所述滑块相配合使用。
所述四连杆风撑还包括一个包角,所述包角连接于所述滑道的上,所述滑道的一端设有第十三开孔,所述包角上设有第十四开孔,所述第十三开孔和第十四开孔相互重叠放置,并通过第二铆钉连接。
所述副杆呈阶梯状,所述副杆中部设有台阶。
所述凸块内部呈中空状。
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所述全开式窗扇风撑限位装置包括四连杆风撑,而四连杆风撑又包括滑道、滑块、主杆、副杆、连接杆和旋转杆,此种结构能够极大的满足日常的使用。其中所述主杆、副杆、连接杆和旋转杆的配合使用,可以使得窗户的开启程度达到最大化,从而使得窗户的通风效果最优,更好的发挥窗户的作用。此种全开式窗扇风撑限位装置做到了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全开式窗扇风撑限位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全开式窗扇风撑限位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全开式窗扇风撑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全开式窗扇风撑限位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1、窗框;2、窗扇;3、四连杆风撑;4、滑道;5、滑块;6、主杆;7、副杆;8、连接杆;9、旋转杆;10、第一开孔;11、第二开孔;12、第三开孔;13、第四开孔;14、第五开孔;15、第六开孔;16、第七开孔;17、第八开孔;18、第九开孔;19、第十开孔;20、第十一开孔;21、凸块;22、第十二开孔;23、第一铆钉;24、第一椭圆形开孔;25、第一螺丝;26、第二椭圆形开孔;27、第二螺丝;28、挡块;29、包角;30、第十三开孔;31、第十四开孔;32、第二铆钉;33、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永兴,未经赵永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70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