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室内空气通风净化与加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66831.1 | 申请日: | 2015-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9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陈曦;刘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13/28;F24F11/89;F24F1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室内空气 通风 净化 加湿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室内空气通风净化与加湿装置,其包括室内进气口、室外进气口、箱体外壳、过滤网、高压杀菌装置、紫外线杀菌装置、一级活性炭过滤网、加湿装置、二级活性炭过滤网、风机、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和室内出风口,本发明将空气净化、杀菌、加湿集成设置在一起,提高了空气净化效率,同时,将室内与室外气体混合,实现了室内与室外空气的交流,提高了室内环境的效果,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室内进气口和室外进气口的进气量,保证室内与室外空气混合的新鲜度,并设置了加湿装置,以及涂覆有吸水海绵层的旋转叶片,能够很好的提高加湿效果,提高空气净化质量,提高了室内建筑的空气通风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室内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空气净化与加湿功能的装置,属于建筑与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雾霾天气越来越严重,户外环境不断影响着室内环境,人们对空气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随着空气净化装置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空气净化装置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目前的空气净化装置,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将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温度、洁净度、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但是,目前存在的空气净化装置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净化效果较差,也缺少加湿装置,不能很好的提高空气的净化效果与净化质量。不能适用于日益严重的雾霾的建筑室内空气的净化。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室内空气通风净化与加湿装置,其将空气净化、杀菌、加湿集成设置在一起,提高了空气净化效率,同时,将室内与室外气体混合,实现了室内与室外空气的交流,提高了室内环境的效果,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室内进气口和室外进气口的进气量,保证室内与室外空气混合的新鲜度,并设置了加湿装置,以及涂覆有吸水海绵层的旋转叶片,能够很好的提高加湿效果,提高空气净化质量,提高了室内建筑的空气通风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和使用简单、合理,成本低,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的一种建筑室内空气通风净化与加湿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室内空气通风净化与加湿装置,其包括室内进气口、室外进气口、箱体外壳、过滤网、高压杀菌装置、紫外线杀菌装置、一级活性炭过滤网、加湿装置、二级活性炭过滤网、风机、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和室内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内进气口和室外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壳的一端,所述室内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壳的另一端,所述室内进气口的轴线与所述室外进气口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壳内靠近所述室内进气口和室外进气口的位置,所述高压杀菌装置设置在所述过滤网与所述高压杀菌装置之间,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设置在所述高压杀菌装置与所述一级活性炭过滤网之间,所述加湿装置设置在所述一级活性炭过滤网与所述二级活性炭过滤网之间,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壳内靠近所述室内出风口一端,所述高压杀菌装置包括阳极高压网和阴极高压网,所述阳极高压网固定设置在箱体外壳内,所述阴极高压网与所述阳极高压网之间的间距采用间距调节装置调节,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壳内靠近室内出风口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68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