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载银磷酸锆的抗菌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66734.2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2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朱美芳;相恒学;陈伟;夏维;孙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6/62 | 分类号: | D01F6/62;D01F1/10;C08G63/183;C08K9/10;C08K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磷酸 抗菌 聚酯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菌聚酯纤维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载银磷酸锆的高效持久抗菌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安全防护意识增强。其中,具有抗菌功能的涂料、抑菌的塑料生活用品、抗菌的服装和家用纺织品都得到了广大的关注。尤其在与皮肤接触的安全防护方面,抑菌防臭尤为重要。当前,抗菌剂种类包含有机抗菌剂、有机金属抗菌剂、化合物型抗菌剂、纳米金属抗菌剂及无机粉体载金属抗菌剂等等。
在上述抗菌剂中,载银磷酸锆是人们关注和应用的一个热点。磷酸锆的结构为[PO4]四面体和[ZrO6]八面体通过共用其顶角上的氧原子而构成的三维空间结构,具有有效的孔洞结构,且表面含有羟基基团。发明专利CN102239887B公开了一种纳米级磷酸锆载银复合无机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CN102763678B公开了一种立方体磷酸锆载银抗菌粉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CN1240288C公开了一种制备层状磷酸锆载银粉末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CN100345486C公开了一种纳米层状磷酸锆载银无机抗菌粉体及其制备新方法;发明专利CN1281689C公开了一种改性磷酸锆载银粉末及其制备方法。上述发明专利均采用金属离子置换的方法使磷酸锆基体中负载银离子,制备过程较为繁杂。
在抗菌聚酯纤维的制备领域,发明专利CN102691129B公开了一种抗菌涤纶纤维及其生产方法与它的用途,采用抗菌组分与涤纶树脂混合制备母粒,然后再与涤纶树脂熔融纺丝,纺丝周期长。国家发明专利CN101005762B公开了一种利用载银或铜的磷酸锆或盐,采用表面涂覆的方式来达到抗菌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载银磷酸锆的高效持久抗菌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载银磷酸锆的银含量高,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的抗菌聚酯纤维具有高效抗菌作用持久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载银磷酸锆的抗菌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聚酯基体,所述的聚酯基体中分散有载银磷酸锆粉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基于载银磷酸锆的抗菌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磷酸锆粉体与多巯基化合物分散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硝酸银,搅拌12~24小时,采用喷雾干燥法去除有机溶剂,将获得的粉体置于800~1200℃环境下煅烧1~6小时,得到载银磷酸锆纳米粉体;
步骤2:将介孔载银磷酸锆纳米粉体、对苯二甲酸(PTA)、二元醇及锑系催化剂加入聚酯反应釜中,原位聚合制备载银磷酸锆抗菌聚酯,采用熔体直纺制备基于载银磷酸锆的抗菌聚酯纤维,或者,将载银磷酸锆抗菌聚酯造粒,得到载银磷酸锆抗菌聚酯母粒,采用母粒共混纺丝的方法制备基于载银磷酸锆的抗菌聚酯纤维。
优选地,所述的载银磷酸锆纳米粉体中银质量含量为3~8%,直径为200~800nm。
优选地,所述的多巯基化合物为二巯基乙酸乙二醇酯、1,3-二巯基丙烷、季戊四醇四巯基乙酸酯和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的介孔磷酸锆粉体、多巯基化合物和硝酸银的质量比为100∶1~6∶8~20。
优选地,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醇、丙酮、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将介孔磷酸锆粉体与多巯基化合物分散于有机溶剂中的具体步骤为:将介孔磷酸锆粉体与多巯基化合物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密闭超声分散0.5~2小时。
优选地,所述的载银磷酸锆抗菌聚酯母粒中载银磷酸锆的质量含量为3%~20%。
优选地,所述的二元醇为乙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熔体直纺的条件为:纺丝温度265~285℃,纺丝速度1000~4000m/min。
优选地,所述的熔体直纺所得的基于载银磷酸锆的抗菌聚酯纤维中的载银磷酸锆的质量含量为3%~7%。
优选地,所述的母粒共混纺丝的具体步骤为:将载银磷酸锆抗菌聚酯母粒和聚酯切片经双螺杆造粒机造粒,再经熔融纺丝得到基于载银磷酸锆的抗菌聚酯纤维。
更优选地,所述的载银磷酸锆抗菌聚酯母粒和聚酯切片的质量比例为1~10∶100。
更优选地,所述的熔融纺丝条件为纺丝温度265~285℃,纺丝速度1000~4000m/min。
优选地,所述原位聚合的温度为250~280℃,聚合压力控制0.25MPa,时间为2~3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67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