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熵分析的三级热耦合型高频脉冲管制冷机的设计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64561.0 申请日: 2015-12-01
公开(公告)号: CN105423588A 公开(公告)日: 2016-03-23
发明(设计)人: 党海政;高志谦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F25B9/14 分类号: F25B9/14;F25B49/02
代理公司: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代理人: 郭英
地址: 20008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分析 三级 耦合 高频 脉冲 制冷机 设计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熵分析的三级热耦合型高频脉冲管制冷机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设计方法如下:

步骤一:建立三级热耦合型高频脉冲管制冷机计算模型,该模型包括:第一级压缩机(1)、第一级连管(2)、第一级级后冷却器(3)、第一级回热器(4)、第一级冷端换热器(5)、第一级脉冲管(6)、第一级热端换热器(7)、第一级惯性管(8)、第一级气库(9)、第二级压缩机(10)、第二级连管(11)、第二级级后冷却器(12)、第二级回热器(13)、第二级冷端换热器(14)、第二级脉冲管(15)、第二级热端换热器(16)、第二级惯性管(17)、第二级气库(18)、第三级压缩机(19)、第三级连管(20)、第三级级后冷却器(21)、第三级回热器(22)、第一级热桥(23)、第二级热桥(24)、第三级冷端换热器(25)、第三级脉冲管(26)、第三级热端换热器(27)、第三级惯性管(28)和第三级气库(29);

其中,第一级冷端换热器(5)通过第一级热桥(23)分别与第二级回热器(13)和第三级回热器(22)相连,并对后两级脉冲管制冷机进行预冷,第二级冷端换热器(14)则通过第二级热桥(24)与第三级回热器(22)相连,并对第三级脉冲管制冷机进行预冷;

三级脉冲管制冷机热端工作温度均为T0,冷端温度依次为Tc1、Tc2和Tc3;三级脉冲管制冷机输入声功分别为W1、W2、W3;第一级脉冲管制冷机总制冷量为Qt1,通过第一级热桥(23)预冷第二级的预冷量为Qp12,预冷第三级的预冷量为Qp13,可取出的制冷量为Qc1;第二级脉冲管制冷机总制冷量为Qt2,通过第二级热桥(24)预冷第三级的预冷量为Qp23,可取出的制冷量为Qc2;第三级脉冲管制冷机制冷量为Qc3,该制冷量可以被全部取出;则三级脉冲管制冷机的冷量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Qt1=Qc1+Qp12+Qp13(1)

Qt2=Qc2+Qp23;(2)

步骤二:建立基本假设,在基于熵分析的回热器设计方法中,建立如下假设:首先,仅考虑回热器部分的损失;其次,假定冷、热端换热器保持温度恒定,基于此假设,则回热器进、出口位置时均熵流均为0;

步骤三:基于以上假设,采用熵分析法得到第一级脉冲管制冷机的总制冷量表达式:

Qt1=Tc1T0W1-Tc1T0Qah1-Tc1Sg1---(3)]]>

式中:Qah1为第一级回热器(4)热端轴向导热量,Sg1为第一级回热器(4)内总熵产;

第一级回热器(4)热端的轴向导热量Qah1计算公式为:

Qah1=-(λw1Aw1+λi1Ai1)dTdl|l=0---(4)]]>

第一级回热器(4)中的熵产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轴向导热损失Sg-a1,压降损失Sg-p1,工质与丝网的不可逆换热损失Sg-c1

Sg1=Sg-a1+Sg-p1+Sg-c1(5)

其中,由轴向导热引发的熵产表达式为:

dSg-ai1=(λw1Aw1+λi1Ai1)·1T2·(dTdl)2·dl---(6)]]>

式中:λw1为第一级回热器(4)管壁导热系数,Aw1为第一级回热器(4)管壁横截面积,λi1为第一级回热器(4)内部导热系数,Ai1为第一级回热器(4)内部横截面积;

由压降导致的熵产微分表达式为:

式中:R为理想气体常数,τ1为第一级脉冲管制冷机工作周期,ps1为第一级充气压力,为l处的质量流振幅,pdl为l处动压振幅,θpl为l处压力波的相位角,△θl为l处压力波与质量流的相位差。动压振幅与相位角可以通过如下公式求解:

式中:为体积流率,rg为回热器中单位长度的阻抗,g为控制源项,ω为角频率,cp为工质的等压比热容,cV为工质的等容比热容。联立公式(8)、(9)可解得压力波与质量流的振幅和相位角;

由工质与丝网不可逆换热导致的熵产微分表达式为:

式中:cm为第一级回热器(4)中蓄冷填料的比热容,ρm为蓄冷填料的密度,为第一级回热器(4)中的空隙率,f1为第一级脉冲管制冷机的工作频率,hgm,1表示l处工质与丝网的对流换热系数,β1为第一级回热器的比表面积,|Tm|为l处蓄冷填料的温度振幅;

在l处工质与丝网的对流换热系数计算表达式为:

hgm,l=λgNul/dh(11)

式中:λg表示工质的导热系数,Nul表示l处工质的努谢尔数,dh为水利直径。努谢尔数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计算:

式中:Pel为工质在l处的贝克莱数;

将表达式(4)、(5)、(6)、(7)、(10)、(11)、(12)代入(3)式中,并在第一级回热器(4)长度L1上求积分,即可得到第一级脉冲管制冷机总制冷量与各工作参数的解析表达式;

步骤四:采用类似的熵分析方法,得到第二级脉冲管制冷机制冷量的解析表达式:

Qt2=Tc2T0W2+Tc2Tc1Qp12-Tc2T0Qah2-Tc2Sg2---(13)]]>

式中:Qp12为第一级脉冲管制冷机预冷第二级的预冷量,Qah2为第二级回热器(13)热端轴向导热量,Sg2为第二级回热器(13)中的熵产;

第一级脉冲管制冷机预冷第二级的预冷量Qp12计算式为:

Qp12=-(λw2Aw2+λi2Ai2)(dTdl|L21--dTdl|L21+)---(14)]]>

式中:λw2为第二级回热器(13)管壁导热系数,Aw2为第二级回热器(13)管壁横截面积,λi2为第二级回热器(13)内部导热系数,Ai2为第二级回热器(13)内部横截面积,L21为第二级回热器(13)热端到第一级热桥(23)连接处的长度;

第二级回热器(13)热端轴向导热量Qah2计算表达式为:

Qah2=-(λw2Aw2+λi2Ai2)dTdl|l=0---(15)]]>

第二级回热器(13)中熵产同样由三部分组成:轴向导热、压降损失以及工质与丝网的不可逆换热:

Sg2=Sg-a2+Sg-p2+Sg-c2(16)

轴向导热引起的熵产表达式为:

dSg-a2=(λw2Aw2+λi2Ai2)·1T2·(dTdl)2·dl---(17)]]>

压降引起的熵产微分表达式为:

式中:R为理想气体常数,τ2为第二级脉冲管制冷机工作周期,ps2为第二级充气压力,为l处的质量流振幅,pdl为l处动压振幅,θpl为l处压力波的相位角,△θl为l处压力波与质量流的相位差。压力波与质量流的振幅和相位角可以通过表达式(8)、(9)进行计算;

由工质与丝网不可逆换热导致的熵产微分表达式为:

式中:cm为第二级回热器(13)中蓄冷填料的比热容,ρm为蓄冷填料的密度,为第二级回热器(13)中的空隙率,f2为第二级脉冲管制冷机的工作频率,hgm,1表示l处工质与丝网的对流换热系数,其值可以通过表达式(11)、(12)计算得到,β2为第二级回热器的比表面积,|Tm|为l处蓄冷填料的温度振幅;

将表达式(14)到(19)代入(13)式中,并在第二级回热器(13)长度L2上求积分,即可得到第二级脉冲管制冷机总制冷量与各工作参数的解析表达式;

步骤五: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采用熵分析方法,得到第三级脉冲管制冷机制冷量的解析表达式:

Qc3=Tc3T0W3+Tc3Tc1Qp13+Tc3Tc2Qp23-Tc3T0Qah3-Tc3Sg3---(20)]]>

式中:Qp13为第一级脉冲管制冷机预冷第三级的预冷量,Qp23为第二级脉冲管制冷机预冷第三级的预冷量,Qah3为第三级回热器(22)热端轴向导热量,Sg3为第三级回热器(22)中的熵产;

第一级脉冲管制冷机预冷第三级的预冷量Qp13计算式为:

Qp13=-(λw3Aw3+λi3Ai3)(dTdl|L31--dTdl|L31+)---(21)]]>

式中:λw3为第三级回热器(22)管壁导热系数,Aw3为第三级回热器(22)管壁横截面积,λi3为第三级回热器(22)内部导热系数,Ai3为第三级回热器(22)内部横截面积,L31为第三级回热器(22)热端到第一级热桥(23)连接处的长度;

第二级脉冲管制冷机预冷第三级的预冷量Qp23计算式为:

Qp23=-(λw3Aw3+λi3Ai3)(dTdl|(L31+L32)--dTdl|(L31+L32)+)---(22)]]>

式中:L32为第一级热桥(23)连接处到第二级热桥(24)连接处的长度,则L31+L32表示第三级回热器(22)热端到第二级热桥(24)连接处的长度;

第三级回热器(22)热端轴向导热量Qah3计算表达式为:

Qah3=-(λw3Aw3+λi3Ai3)dTdl|l=0---(23)]]>

与前两级类似,第三级回热器(22)中的熵产同样由三部分组成:轴向导热、压降损失以及工质与蓄冷填料的不可逆换热:

Sg3=Sg-a3+Sg-p3+Sg-c3(24)

轴向导热引起的熵产表达式为:

dSg-a3=(λw3Aw3+λi3Ai3)·1T2·(dTdl)2·dl---(25)]]>

压降引起的熵产微分表达式为:

式中:R为理想气体常数,τ3为第三级脉冲管制冷机工作周期,ps3为第三级充气压力,为l处的质量流振幅,pdl为l处动压振幅,θpl为l处压力波的相位角,△θl为l处压力波与质量流的相位差;压力波与质量流的振幅和相位角可以通过表达式(8)、(9)进行计算;

由工质与丝网不可逆换热导致的熵产微分表达式为:

式中:cm为第三级回热器(22)中蓄冷填料的比热容,ρm为蓄冷填料的密度,为第三级回热器(22)中的空隙率,f3为第三级脉冲管制冷机的工作频率,hgm,1表示l处工质与丝网的对流换热系数,β3为第三级回热器的比表面积,|Tm|为l处蓄冷填料的温度振幅;

第三级脉冲管制冷机冷端工作温度通常在20K及以下温区,在这种情况下,蓄冷填料的比热容会有显著的下降,因此l处工质与丝网的对流换热系数hgm,1计算表达式为:

hgm,l=Stl·ρgcp|ul|(28)

式中:|ul|为l处流速振幅,Stl为l处的斯坦顿数,其计算经验公式为:

将表达式(21)到(29)代入表达式(20)中,并在第三级回热器(22)长度L3上求积分,即可得到第三级制冷量与各工作参数的解析表达式;

步骤六:基于步骤五得到的第三级制冷量的解析表达式,固定某些参数,对其余工作参数分别进行优化,可优化的工作参数包括:三级脉冲管制冷机的输入声功W1、W2、W3;三级脉冲管制冷机的制冷温度Tc1、Tc2、Tc3;三级脉冲管制冷机的的充气压力ps1、ps2、ps3,压比γ1、γ2、γ3;三级脉冲管制冷机的工作频率f1、f2、f3;三级脉冲管制冷机回热器的长度L1、L2、L3,直径d1、d2、d3;热桥连接位置L21、L22、L31、L32、L33;蓄冷填料种类及尺寸的选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45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