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室温太赫兹波探测器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64402.0 | 申请日: | 2015-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4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刘昌龙;唐伟伟;陈效双;陆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L27/144 | 分类号: | H01L27/14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室温 赫兹 探测器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石墨烯太赫兹波探测器,包括石墨烯(1)、对数周期天线(2)、引 线电极(3)、蓝宝石衬底(4),其特征在于:
所述太赫兹波探测器在蓝宝石衬底(4)上蒸镀对数周期天线(2)结构以 及引线电极(3),太赫兹波耦合对数周期天线(2)两边分别与对应的引线电 极(3)相连,在对数周期天线(2)间距中转移具有载流子浓度1011~1014cm-2可调和高迁移率1000~10000cm2V-1s-1的石墨烯(1)导电沟道,保证石墨烯(1) 与两边对数周期天线2互连;
所述的蓝宝石衬底(4)的厚度为0.5~1mm;
所述的对数周期天线(2)的尺寸为:外半径1~2mm,厚度100~200nm;
所述的引线电极3的厚度为200~400nm;
所述的导电沟道长度为6~80um。
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石墨烯太赫兹波探测器件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蓝宝石衬底进行表面清洗,并通过切割技术将衬底和铜片上生长 的石墨烯切成小样品;
2)使用紫外光刻、电子束蒸发法及lift-off剥离工艺制备对数周期天线结构 和引线电极,包括沟道、紫外光刻的对准标记以及电子束光刻对准标记;
3)将铜片上生长的石墨烯,通过FeCl3溶液刻蚀法,刻蚀铜片衬底约24h, 然后在体积比约1/10的稀释盐酸和去离子水混合溶液中清洗覆盖PMMA石墨 烯薄膜,清洗完,将覆盖PMMA的石墨烯薄膜转移到具有天线结构的蓝宝石衬 底上,阴干约4h,在丙酮中静置20~25min去除PMMA,最后,在60~80℃的 温度条件下烘干20~25min;
4)利用紫外光刻和O2离子刻蚀法,刻蚀长度约6~80um石墨烯导电沟道, 并在体积比约1/5氢气和氮气混合气体下进行约300℃高温退火处理,去除石墨 烯残留的光刻胶和水,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
5)通过紫外光刻、电子束蒸发和剥离工艺制备300~400nm加厚电极;
6)最后,采用正规的半导体封装技术,对器件进行封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44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影像传感器结构
- 下一篇:集成电路与其形成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半导体或其他固态组件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绝缘衬底上形成的无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专门适用于整流、振荡、放大或切换的半导体组件并且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包括至少有一个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无源集成电路单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者微粒子辐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控制电能的半导体组件的
H01L27-15 .包括专门适用于光发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个电位跃变势垒或者表面势垒的半导体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结点的热电元件的;包括有热磁组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