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伸缩缝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63484.7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3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杨贤贵;王贤春;秦林;张奎;万中正;高正强;刘杨;杨志国;赵全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09 | 代理人: | 孙宝芸 |
地址: | 30001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伸缩缝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工程领域,尤其是一种桥梁伸缩缝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市政建设的发展,中小型桥梁越来越多,涉及到的伸缩缝施工越来越多。桥梁伸缩缝是指为满足桥面变形的要求,通常在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或桥梁的交接位置上设置伸缩缝。目前主要采用的一种方式为沙袋填充,沙袋填充需要人工量大;施工过程中易破损造成沙土或杂物漏入伸缩缝内,不易清理;且沙袋填充不实、容易发生位移,造成伸缩缝两侧沥青压实度和平整度不满足设计要求。
经过检索,发现一篇与本专利申请相关的公开专利文献:一种浅槽锚固桥梁伸缩缝施工方法,公告号:CN1341791,它先在桥梁设缝处两侧开有台阶面,再对该两台阶面进行表面处理;按所要设置的伸缩装置两侧梁体的锚固孔位置对两台阶面相应位置各打一组孔,将两组膨胀螺栓的各螺套和螺杆置于台阶面的各对应孔中,并灌入环氧水泥浆,且在两台阶面表面均匀涂刷胶粘剂;将伸缩装置的两侧梁体各锚固孔一一穿入各对应的膨胀螺栓的螺杆上,再在其上紧配旋接有垫圈及螺帽;在伸缩装置两侧梁体与对应台阶面一侧之间的空腔内填满高强砼,它将伸缩装置梁体与桥梁构造物连成一体,同时将两组膨胀螺栓均有效地封固在其内部。
通过技术特征对比,上述文献中公开的桥梁伸缩缝施工方法与本专利申请在技术方案上存在较大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桥梁伸缩缝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利用木模板易拆除、可循环、不易位移且表面平整的特点;利用现场材料定制木模板,安装至伸缩缝位置,不仅可以保证伸缩缝两边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和平整度,而且不会造成沙土、杂物等漏入伸缩缝内,是一种高效、可靠、节能、低成本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桥梁伸缩缝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桥梁工程桥台混凝土浇筑前,在桥台顶端预埋桥梁伸缩缝的纵向或横向的预埋筋;
步骤二、制作模板组件,该模板组件的宽度与伸缩缝等宽,模板组件的高度与基本路面等高;
步骤三、将模板组件安放于伸缩缝内的预埋筋上,模板组件下端面支撑在梁端及桥台上,模板组件的上端面与基本路面齐平,并拼装严密稳固;
步骤四、在基本路面及模板组件顶部铺设沥青混凝土并碾压密实;
步骤五、沿模板组件的左、右两侧边切割沥青混凝土并反开,取出模板组件;
步骤六、绑扎伸缩缝内其他钢筋,并在钢筋上焊接伸缩缝型钢;
步骤七、向伸缩缝型钢之间形成的缝隙内插装泡沫板,然后向伸缩缝内浇筑混凝土,完成伸缩缝全部施工。
而且,所述模板组件包括矩形结构的模板和方木,所述模板的下端面纵向平行间隔安装多个方木。
而且,所述模板组件的模板尺寸为75cm×100cm。
而且,步骤四中,铺设沥青混凝土之前在模板组件顶面涂抹一层油脂。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现有的施工材料,取材容易、施工成本低,而且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模板组件拆卸后可以循坏利用;本方法施工方便、快捷,不仅可以保证伸缩缝在施工过程中不被沙土杂物填充,而且可以保证伸缩缝施工完成后与已铺设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连接的平整度,本发明适宜推广,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伸缩缝施工前现状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模板组件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安装模板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铺设沥青混凝土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取出模板组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伸缩缝施工完成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一种桥梁伸缩缝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桥梁桥台混凝土浇筑前,在梁端1与桥台3之间或梁端与梁端之间的伸缩缝预埋纵向平行间隔设置的预埋筋2,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附图中为梁端与桥台之间的伸缩缝;
步骤二、制作模板组件4,该模板组件的结构如图3、图4所示,包括模板5和方木6,所述模板的下表面纵向平行间隔安装多个方木,本实施例中的方木为两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34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