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旋翼无人飞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60942.1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6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成;范晖;陈方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48 | 分类号: | B64C27/48;B64C27/14;B64C27/08;B64C2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房德权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旋翼 无人 飞行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设备,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机身、第一旋翼、旋翼轴、旋转连接件、折叠组件及滑动组件。其中,所述旋转连接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拆卸螺纹组,第一旋翼通过所述第一拆卸螺纹组与第一电机可拆卸式连接,使得通过旋转所述第一旋翼即可实现第一旋翼和第一电机之间的安装或拆卸。本发明具有快捷、便携及作业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设备。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信息采集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飞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
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在旋翼轴的端部通常固定有一驱动电机,用于无人机起飞的旋翼通常采用螺栓直接固定于驱动电机上,进而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旋翼进行旋转。
然而,这种直接通过螺栓固定的连接方式,使得无论是在将旋翼安装在驱动电机上,还是将旋翼从驱动电机上进行拆卸,均需借助外界把手来拧动螺栓,进而完成旋翼的安装和拆卸工作,特别是针对多旋翼无人机而言,其旋翼数量往往是多个,当需要对多旋翼无人机的若干个旋翼进行安装或者拆卸时,使得安装拆卸工作十分繁琐,影响工作人员的作业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设备,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针对多旋翼无人机的若干个旋翼进行安装或者拆卸时,安装拆卸工作十分繁琐,影响工作人员作业效率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旋翼无人飞行设备,包括机身、至少四个第一旋翼和与所述第一旋翼数量相同的旋翼轴;所述多旋翼无人飞行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旋翼数量相同的旋转连接件,一个所述第一旋翼通过一个所述旋转连接件与一个所述旋翼轴旋转连接,所述旋转连接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第一表面固定于所述旋翼轴上;第一拆卸螺纹组,所述第一旋翼通过所述第一拆卸螺纹组与所述第一表面旋转连接,使得通过旋转所述第一旋翼实现所述第一旋翼和所述第一电机之间的安装或拆卸;与所述第一旋翼数量相同的折叠组件,一个所述旋翼轴通过一个所述折叠组件转动地固定于所述机身上,使得所述旋翼轴能够相对于所述机身张开或收缩;滑动组件,用于安置电池,且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机身滑动连接,以相对于所述机身进行滑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拆卸螺纹组包括:第一螺钉;第二螺钉;第一螺纹扣,所述第一螺纹扣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内螺纹,且所述第一螺纹扣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螺孔,使得所述第一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螺孔将所述第一螺纹扣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第一拆卸螺母,所述第一拆卸螺母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外螺纹,且所述第一拆卸螺母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螺孔,使得所述第二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旋翼、所述第二螺孔将所述第一拆卸螺母固定于所述第一旋翼上;其中,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适配,且通过所述第一内螺纹和所述第一外螺纹之间的咬合或者分离,对应的实现所述第一旋翼和所述第一电机之间的安装或者拆卸。
可选的,所述第一拆卸螺纹组还包括:第一减震片,所述第一减震片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二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旋翼和第二螺孔将所述第一拆卸螺母固定于所述第一旋翼上。
可选的,所述折叠组件包括:侧板件,所述侧板件固定于所述旋翼轴的端部;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固定于所述机身上,并与所述侧板件转动连接,使所述侧板件和所述旋转件之间可旋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固定于所述侧板件上,以对所述旋转件相对于所述侧板件的旋转角度进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未经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09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次换热加热风的复合水循环换热器
- 下一篇:发动机燃气流量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