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蒸汽替代熔盐热力系统及热电联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60152.3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59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吕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桐华 |
主分类号: | F01K17/00 | 分类号: | F01K17/00;F01K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替代 热力 系统 热电 联产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用蒸汽替代熔盐热力系统的方法,用蒸汽替代熔盐作三聚氰胺的换热介质后,可以实现蒸汽由高到低的四次做功及热电联产,以现有技术的同等生产成本,产生倍增经济效益的技术效果,每吨三聚氰胺的反应过程,可新增发电6937千瓦.时,外销做功蒸汽21吨,并可省略三聚氰胺产能的熔盐热力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现有技术的热力产能、火电产能,特别涉及用一种公知的换热介质去替代另一种公知的换热介质,并在替代过程中实现产能间的生产要素组合、省略以及热电联产。
背景技术:
国内、外现有三聚氰胺产能,其反应器所采用的是熔盐供热技术,即:以熔盐作换热介质向反应器提供热能,熔盐是由硝酸钾(KNO3)53%、硝酸钠(NaNO3)7%、亚硝酸钠(NaNO2)40%组成的共熔物,熔盐的初期熔点为142.5℃,日常做功熔点为165——185℃。通常来说,熔盐做功于三聚氰胺反应器的温度≥420℃,做功之后流回储槽的余热熔盐温度≥400℃,该余热熔盐因熔点高易堵塞管道而不能二次或梯级做功……
现有熔盐热力系统包括:熔盐储槽、熔盐、熔盐泵、输送管道、熔盐加热炉及运转辅机、烟道气减排设施、烟囱、三聚氰胺反应器的内置与前置换热器(以下简称:反应换热器)、供电、供水等设施,其做功流程可简单表示为:熔盐储槽(恒定基温≥400℃)→熔盐泵→熔盐加热炉(加热至≥420℃)→反应换热器→回流至熔盐储槽(恒定基温≥400℃)。
由上述可见:熔盐的循环做功流程,是三聚氰胺产能中独立运行的热力系统,该热力系统的惟一技术目的及技术效果:是将熔盐加热至工艺所需温度后为三聚氰胺的反应过程提供热能,因此,现有熔盐热力系统,是典型的“一热一用”的传统单向型供热的做功方式。这种单一的做功方式势必会造成能耗高及综合生产成本高。按2015年价格(下同)计算:现有熔盐热力系统的吨三聚氰胺反应过程的综合成本为1590元(燃料约占45%,熔盐泵及相关辅机电耗约占30%,其它运行、维修、减排治污、设备折旧、人员工资等费用约占25%),该1590元相当于等价热值2730千克标煤
发明内容:
1.发明的目的:改变换热介质做功单一的高耗低效现状,实现换热介质梯级循环做功,将相关产能组合成热电联产的节能系统,以达到提高能源效益及省略生产要素的目的。
2.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寻找一型能够替代熔盐的换热介质,该换热介质的热力性能必须优于熔盐,必须能够贯通本发明所涉产能的不同温度的用能单元而不堵塞管道,只有如此,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换热介质做功单一的缺陷,才能够实现发明技术换热介质的梯级循环做功,并以此为契机将相关产能的能源结构进行有机地优化组合,使组合后的各技术特征产生彼此相互支持的功能,产能间具有了相互支持的功能,即可产生省略生产要素及倍增生产效益的技术效果。所有这些内容,都是本发明所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
3.发明的技术方案:根据对现有各型换热介质热力性能的对比、分析后确认,蒸汽的热力性能优于熔盐,蒸汽可在105——605℃的范围内靠自身动能做功,又,蒸汽不存在堵塞管道的问题,完全可以在特定的参数范围内替代熔盐向三聚氰胺反应换热器提供热能,并可实现除此之外的多梯级循环做功。因此,用蒸汽替代熔盐做换热介质,可以组合并贯通火电产能、三聚氰胺产能及其它相关使用蒸汽供热的产能。为便于对比和阐释发明技术的技术效果,发明技术采用与现有熔盐热力系统的吨三聚氰胺的同等成本为输入能源基准。即:以现有熔盐热力系统的吨三聚氰胺综合成本1590元的等价热值2730千克标煤,作发明技术的吨三聚氰胺反应过程的热能输入基准。将该2730千克标煤热值组合进火电产能的高温高压或超临界蒸汽锅炉,则可分别产出高温高压(温度545℃、压力14.5MPA)或超临界(温度605℃、压力25MPA)蒸汽≥21吨,用该蒸汽作发明技术的换热介质,该蒸汽则可贯通本发明所组合各产能的用能单元并可实现梯级循环做功,既可用于火电产能的发电,也可用于三聚氰胺产能的反应换热器,以及余热余压后续利用于其它相关产能,蒸汽的做功步骤、参数及流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桐华,未经吕桐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601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