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压铸件表面处理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59584.2 | 申请日: | 2015-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4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浦巧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液铸液压件铸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3/00 | 分类号: | B22C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21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压铸 表面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压铸件表面处理剂。
背景技术
金属表面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金属材料的防腐蚀性能。利用简单、安全的方法进行金属表面处理,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现有的表面处理方法所用表面处理剂大多对环境危害较重,如含有铈Se、铬Cr、铜Cu等,而且市场上很少有专门面向金属压铸件的表面清洗剂,大部分只是只能简单的去油污或者除锈,无法对铝合金压铸涂料进行清洗和去除。传统的合金表面清洗剂已经很难满足目前铝合金压铸件表面清洗的要求。申请号为201010147481.0的中国专利公开的表面处理剂虽然绿色环保,但对金属铸件的表面处理能力较差,膜层防锈和防腐蚀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压铸件表面处理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金属压铸件表面处理剂,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磷酸100份,醇酸树脂15-25份,脲醛树脂5-10份,氯化铵15-20份,去离子水100-120份,混合醇溶剂5-10份,表面活性剂1-3份;所述混合醇溶剂为乙醇与乙二醇的混合溶剂。
优选地,所述表面处理剂由以下组分组成:
磷酸100份,醇酸树脂20份,脲醛树脂8份,氯化铵15份,去离子水100份,混合醇溶剂8份,表面活性剂2份;所述混合醇溶剂为乙醇与乙二醇的混合溶剂。
优选地,所述醇酸树脂为环氧树脂改性醇酸树脂。
优选地,所述环氧树脂改性醇酸树脂方法为:先合成环氧树脂,然后将环氧树脂与阻聚剂、促进剂及醇酸树脂共混制得环氧树脂改性醇酸树脂。
优选地,所述乙醇与乙二醇的体积比为:1:1.2-1.5。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聚乙二醇系列或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系列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处理剂对金属压铸件能更起到非常好的防腐、防锈保护,氯化铵的添加可加强对铸件表面的清理,醇酸树脂和脲醛树脂可协增强防腐膜层的结合力,增强涂装附着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按本领域公知方法制备处理剂,以下组分均以重量份数计:
磷酸100份,环氧树脂改性醇酸树脂25份,脲醛树脂10份,氯化铵20份,去离子水120份,混合醇溶剂10份,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3份;所述混合醇溶剂为乙醇与乙二醇的混合溶剂。其中,乙醇与乙二醇的体积比为:1:1.3。
其中,所称环氧树脂改性醇酸树脂方法为:先合成环氧树脂,然后将环氧树脂与阻聚剂、促进剂及醇酸树脂共混制得环氧树脂改性醇酸树脂。
实施例二
按本领域公知方法制备处理剂,以下组分均以重量份数计:磷酸100份,环氧树脂改性醇酸树脂15份,脲醛树脂5份,氯化铵15份,去离子水100份,混合醇溶剂5份,聚乙二醇系列表面活性剂1份;所述混合醇溶剂为乙醇与乙二醇的混合溶剂,其中,乙醇与乙二醇的体积比为:1:1.2。
所述环氧树脂改性醇酸树脂方法为:先合成环氧树脂,然后将环氧树脂与阻聚剂、促进剂及醇酸树脂共混制得环氧树脂改性醇酸树脂。
实施例三
按本领域公知方法制备处理剂,以下组分均以重量份数计:
磷酸100份,环氧树脂改性醇酸树脂20份,脲醛树脂8份,氯化铵15份,去离子水100份,混合醇溶剂8份,聚氧乙烯醚系列表面活性剂2份;所述混合醇溶剂为乙醇与乙二醇的混合溶剂,其中,乙醇与乙二醇的体积比为:1:15。
所述环氧树脂改性醇酸树脂方法为:先合成环氧树脂,然后将环氧树脂与阻聚剂、促进剂及醇酸树脂共混制得环氧树脂改性醇酸树脂。
对比例一
各组分及含量同实施例三,唯一不同是不使用环氧树脂改性醇酸树脂,同时将脲醛树脂使用量增至28份。
性能测试:
用实施例1-3及对比例一制得的铸件表面处理剂对样品铸件表面进行喷涂、浸渍,然后按国家标准GB11376-97《金属的磷酸盐转化膜》和GB6807-86《钢铁工件涂漆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检测处理后除锈性能、防腐蚀性能和涂装附着力,结果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液铸液压件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液铸液压件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95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