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59113.1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3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文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慢性 鼻窦炎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性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头晕、头闷痛、嗅觉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学习、生活。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局部致病菌感染、机体变态反应性增高、微循环障碍口鼻道复合体畸形及全身免疫力低下等,导致鼻粘膜水肿、增厚及息肉样变、囊性改变,或纤维组织增生、血管阻塞,腺体萎缩,粘膜萎缩。
西医主要为对症治疗如:局部滴药(常用血管收缩剂滴鼻和皮质类固醇激素,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在正规的保守治疗无效后方可采用鼻腔病变手术以解除中鼻道及其附近区域的阻塞,改善鼻窦引流和通气,促进鼻窦炎症的消退,如中鼻甲、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等。西医治疗本病虽有一定疗效,但存在易复发,西药副作用较大,手术治疗患者往往不易接受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热排脓、解表清里、通窍利湿,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成本低,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份的原料药制成,辛夷花13~18,泡囊草13~18,伤寒草17~23,千里光17~23,金丝草12~16,大血藤3~7,蓼实3~7,水莎草18~25,白附子13~17,蔓荆子28~34,石菖蒲10~14,鹅不食草14~16,路路通14~16,赤芍8~11,皂角刺10~13,蓁艽28~34,密蒙花8~12,鱼腥草8~12,紫金牛13~17,赶山鞭16~20,大发表7~10,将上述21味原料药混和后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具有清热排脓、解表清里、通窍利湿,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成本低,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采用辛夷花、泡囊草、伤寒草、千里光、金丝草、大血藤、蓼实、水莎草、白附子、蔓荆子、石菖蒲、鹅不食草、路路通、赤芍、皂角刺、蓁艽、密蒙花、鱼腥草、紫金牛、赶山鞭、大发表,为原料药制备而成,其组分(以重量份计)为:辛夷花15、泡囊草15、伤寒草20、千里光18、金丝草14、大血藤5、蓼实6、水莎草22、白附子15、蔓荆子31、石菖蒲13、鹅不食草15、路路通15、赤芍10、皂角刺12、蓁艽30、密蒙花11、鱼腥草10、紫金牛15、赶山鞭17、大发表9,取上述21味原料药总重量为270克,在室温下加净化水1000毫升,浸泡5-6小时,然后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100-120分钟左右,去渣得滤液120毫升,药渣再加水300毫升,煎熬30-40分钟,去渣得滤液80毫升,共得200毫升药汁,即制得本发明的中药汤剂,空腹服200ml。
本发明辛夷花祛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泡囊草清热解毒。主痈肿疮毒,咽喉肿毒,鼻渊,聤耳;伤寒草清热解毒,消肿拔毒,排脓;千里光清热解毒,明目退翳,杀虫止痒。主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扁桃体炎;金丝草有清凉散热,解毒、利尿通淋之药效;大血藤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祛风止痉的作用;蓼实治吐泻腹痛,症积痞胀,水气浮肿,痈肿疮疡,瘰疬;水莎草止咳化痰。主慢性支气管炎;白附子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除湿处关节。常用于外感头痛,偏正头风;石菖蒲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鹅不食草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止痒等功效;路路通用于关节痹痛,麻木痉挛,水肿胀满;赤芍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皂角刺具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之功效。常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蓁艽治风寒痹湿,通身挛急,虚劳骨蒸;密蒙花用于目赤肿痛,多泪羞明,目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鱼腥草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紫金牛止咳化痰,祛风解毒,活血止痛;赶山鞭止血,镇痛,通乳。用于咯血,吐血,子宫出血,风湿关节痛;大发表利五脏、明耳目、去热风、止热疟、活血平胃。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有效地共奏宣肺散邪、清泻肝火、凉血活血、散结排脓之效。
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份)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其加工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
下面结合我院进行的临床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文,未经王建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91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