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57319.0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0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冈田真一;伊藤靖英;柴田弘平;根木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H02K7/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郭放;许伟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促动 | ||
本发明的促动器包括:电机,具有旋转轴;输出轴,与上述旋转轴配置于同轴上;旋转轴侧齿轮,设置为能够与上述旋转轴一体地旋转;输出轴侧齿轮,设置为能够与上述输出轴一体地旋转;中间齿轮结构体,设置于上述旋转轴侧齿轮与上述输出轴侧齿轮之间,并与上述旋转轴侧齿轮及上述输出轴侧齿轮相啮合;第一轴承,用于支承上述中间齿轮结构体的上述第一中间齿轮侧的端部;以及第二轴承,用于支承上述中间齿轮结构体的上述第二中间齿轮侧的端部。上述中间齿轮结构体包括上述第一中间齿轮及上述第二中间齿轮,上述第二中间齿轮配置于比上述第一中间齿轮更靠上述电机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并设置为能够与上述第一中间齿轮一体地旋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促动器(actuator)。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表2003-529731号公报中公开了具有减速机构的促动器,这种促动器包括:直流(DC)电机;以及减速机构,以规定的减速比减小直流电机的旋转轴的转速而向输出轴传递。另外,减速机构包括:蜗杆,设置于直流电机的旋转轴;蜗轮,与蜗杆相啮合;伞齿轮,与蜗轮设置于同轴上,且可与蜗轮一体地旋转;以及冠状齿轮,可与输出轴一体地旋转,且与伞齿轮相啮合。
然而,在日本特表2003-529731号公报中记载的促动器中,蜗轮及伞齿轮被从托架延伸的轴单侧支承。因此,为了抑制促动器工作时蜗轮及伞齿轮的轴错开,考虑需要提高从托架延伸的轴的刚性等对策。由此,考虑将减速机构大型化,进而会使具有上述减速机构的促动器的体积大型化。
另外,为了检测日本特表2003-529731号公报中记载的促动器的输出轴的转速或旋转角度,考虑将日本特开2014-42431号公报中记载的传感器磁铁安装于输出轴的一端。然而,这种情况下,需要将封装有用于检测传感器磁铁的磁性的元件的电路基板设置于输出的轴向一侧,从而使促动器在轴向上大型化。
本发明考虑了上述事实,获得可抑制体积大型化的促动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第一方案的促动器包括:电机,具有旋转轴;输出轴,与上述旋转轴配置于同轴上;旋转轴侧齿轮,配置为能够与上述旋转轴一体地旋转;输出轴侧齿轮,配置为能够与上述输出轴一体地旋转;中间齿轮结构体,设置于上述旋转轴侧齿轮与上述输出轴侧齿轮之间,与上述旋转轴侧齿轮及上述输出轴侧齿轮相啮合,上述中间齿轮结构体包括第一中间齿轮及第二中间齿轮,上述第二中间齿轮配置于比上述第一中间齿轮更靠上述旋转轴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并配置为能够与上述第一中间齿轮一体地旋转;第一轴承,用于支承上述中间齿轮结构体的上述第一中间齿轮侧的端部;以及第二轴承,用于支承上述中间齿轮结构体的上述第二中间齿轮侧的端部。
根据第一方案的促动器,若电机的旋转轴旋转,则旋转轴侧齿轮旋转。另外,若旋转轴侧齿轮旋转,则与上述旋转轴侧齿轮相啮合的第一中间齿轮与第二中间齿轮一同旋转。即,中间齿轮结构体旋转。进而,若中间齿轮结构体旋转,则与上述中间齿轮结构体的第二中间齿轮相啮合的输出轴侧齿轮旋转。由此,输出轴旋转。但是,在中间齿轮结构体被单侧支承的结构中,为了抑制促动器工作时中间齿轮结构体的芯错开,考虑需要增加用于支承中间齿轮结构体的部分的厚度,或者,使中间齿轮结构体的直径变粗等来提高刚性。然而,在本发明中,中间齿轮结构体的第一中间齿轮侧的端部及第二中间齿轮侧的端部分别被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支承。即,中间齿轮结构体被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双侧支承。因此,与中间齿轮结构体被单侧支承的结构相比,可抑制用于支承中间齿轮结构体的部分大型化,或中间齿轮结构体在径向上变粗。由此,利用本发明,可抑制促动器的体积大型化。
本发明第二方案的促动器是在第一方案的促动器中,设定为上述第二轴承的外径大于上述第一轴承的外径。
根据第二方案的促动器,通过使用于支承中间齿轮结构体中生成的推力的第二轴承的直径大于上述第一轴承的直径,可提高上述促动器的耐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7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