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洗衣机自动开门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56233.6 | 申请日: | 2015-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0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吴平;童怀俊;陶源;刘峰;常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6F39/14 | 分类号: | D06F39/14 |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周发军 |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衣机 自动 开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衣机自动开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滚筒洗衣机开关门主要靠用户主动去机械开关,用户需要手动开门的动作,不够智能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洗衣机自动开门装置,当洗衣机待机或工作结束的时候人体红外感应传感器检测到用户存在于检测范围内X秒,便自动开启洗衣机门盖,节省用户开启门盖的时间。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是实现:
一种洗衣机自动开门装置,包括洗衣机主体,所述的洗衣机主体的舱门上设有自动开启门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所述的开启门装置包括门体,所述的门体上设有锁钩,门体闭合时锁钩对应舱门上设有与所述锁钩配合的锁扣。
靠近所述的锁钩和锁扣位置分别设有电磁铁,两个电磁铁通电为异名磁极,使舱门牢牢固定;当洗衣机洗衣结束的时候,两个电磁铁通电为同名磁极使舱门向外弹出。
所述的洗衣机主体上还设有红外感应传感器。
所述的红外感应传感器固装于洗衣主体舱门所在面的上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当洗衣机待机或工作结束的时候人体红外感应传感器检测到用户存在于检测范围内5秒,便自动开启洗衣机门盖,节省用户开启门盖的时间。
附图说明书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洗衣机自动开门装置,包括洗衣机主体1,洗衣机主体的舱门上设有自动开启门装置及其控制系统,所述的开启门装置包括门体6,所述的门体6上设有锁钩3,门体6闭合时锁钩3对应舱门上设有与所述锁钩3配合的锁扣4,滚筒洗衣机开始工作的时候,电脑板控制电磁继电器工作,锁钩3下拉和锁扣4形成固定装锁置,洗衣结束时电脑主控板控制电磁继电器释放,钩锁3弹起,钩锁3和锁扣4释放。靠近锁钩3和锁扣4位置分别设有电磁铁2,两个电磁铁通电为异名磁极,使舱门牢牢固定;当洗衣机洗衣结束的时候,两个电磁铁通电为同名磁极使舱门向外弹出,所述的洗衣机主体上还设有红外感应传感器5,红外感应传感器5固装于洗衣主体舱门所在面的上部。当洗衣机待机或工作结束的时候人体红外感应传感器5检测到用户存在于检测范围内5秒(时间可以自己设置),便自动开启洗衣机门盖,节省用户开启门盖的时间。
洗衣机正前方安装人体红外感应传感器5可以覆盖角度Y度(高度1米以上,防止儿童误触发),当红外感应传感器5到用户存在并将接收到的信号传递给控制面板上的处理器,然后处理器进行行为是否有效判断,然后处理器将指令传递给开门装置,开门装置便自动工作,使得洗衣机门盖开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6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