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非小细胞肺癌辅助诊断相关的标志物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56207.3 申请日: 2015-11-30
公开(公告)号: CN105368853B 公开(公告)日: 2018-12-25
发明(设计)人: 赵权;魏继武;曾长江;鞠君毅;陈爱萍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山权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5/54 分类号: C12N15/54;C12N15/12;C12N15/11;C12N15/113;C12N9/10;C07K14/47;C07K16/40;C12Q1/6886;G01N33/68
代理公司: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代理人: 徐冬涛;李晓峰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细胞 肺癌 辅助 诊断 相关 标志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和肿瘤药学领域,公开一种与癌细胞或肿瘤辅助诊断相关的标志物,该标志物为NATD或者NATD和Slug的组合。本发明提供了快速简便的非小细胞肺癌标记物的检测方法,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及其他上皮肿瘤早期诊断的辅助手段。此外NATD作为表观遗传修饰酶,可以筛选出该蛋白特异性的抗体或小分子化合物来抑制其活性从而达到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及其他上皮肿瘤病人的目的。

专利说明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发明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了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检测和诊断、预后、以及治疗的新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N-α-乙酰基转移酶D(NATD)单独或和Slug蛋白联合用作非小细胞肺癌特异性诊断标志物、对患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预后、以及用作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的应用。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80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肺癌死亡人数高居榜首。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22.7%,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继续上升。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肺癌患者人数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肺癌可以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其中后者占大约80%,是最常见的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又可以分为三类: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肺癌的死亡率高,五年生存率不足15%。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早期诊断率极低,不足2%,80%以上患者就诊时已在晚期。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方法有X-射线检查、CT扫描、支气管镜检、痰细胞学检查以及肺癌生物标志物检测等。现有的广谱肺癌标志物无法确诊肺癌,而其他检查方法都存在早期普查的漏检率较高的缺陷。因此,开发新的特异性的肺癌生物标志物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为当务之急。

除了诊断方法上的不足外,癌症病人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癌细胞的远端转移1。事实上,90%以上的肺癌患者都死于原位肿瘤的侵袭和转移。肺癌的转移部位多,转移途径也很多,有淋巴转移、局部直接蔓延、血行转移和局部种植等。癌细胞的转移是许多生理学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上皮向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在癌细胞的远端转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3。在肿瘤的转移过 程中,肿瘤细胞利用EMT转化为间充质细胞获得迁移和侵染能力,侵入到附近的血管中,在体内移动,从而到达身体的其他部位并最终形成新的病灶4,5。EMT过程受到Slug、Snail、Zeb1、Zeb2、Twist等多个转录因子的调控,并且这些参与EMT过程的调节因子可以非常明显的影响肿瘤的形成和转移6-10。Slug作为E-box结合转录抑制子家族成员之一,可以通过其N端的SNAG结构域与染色质调节蛋白LSD1结合,两者共同发挥作用来抑制EMT标记分子E-cadherin的表达,进而促进EMT过程11

蛋白质N端α-乙酰化在真核细胞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蛋白修饰方式。在人的细胞中,N端α-乙酰化的蛋白高达80%以上,并且这种修饰方式在进化上是保守的12-14。蛋白N端α-乙酰化是由N-α-乙酰基转移酶(NAT)家族来催化的15。NATD是NAT家族的第四个成员,主要负责组蛋白H4和H2A的N端α-乙酰化16-18。先前关于NAT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酵母中16,但是其在人类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还不清楚。迄今,尚未见有关以NATD作为标志物用于人类癌症的检测和靶点治疗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山权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山权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62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