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型锰酸锂动力锂离子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53515.0 | 申请日: | 2015-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6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朝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3 | 分类号: | H01M10/0583;H01M10/0587;H01M4/13;H01M4/583;H01M4/505;H01M4/64;H01G11/26;H01G11/3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刘彦;潘丽君 |
| 地址: | 516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型锰酸锂 动力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电容型锰酸锂动力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片(1)、负极片(2)和隔膜(3),所述正极片(1)、负极片(2)和隔膜(3)相互间隔卷绕或层叠设计,所述隔膜(3)设置在正极片(1)和负极片(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1)为电容型正极片,所述电容型正极片为三层复合结构,所述正极极片包括超级电容器正极层(9)、锂离子电池正极层(11)和正极集流体层(10),所述超级电容器正极层(9)和锂离子电池正极层(11)分别涂覆在正极集流体(10)的阴面和阳面,所述超级电容器正极层(9)为活性炭电极材料层,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层(11)为锰酸锂正极材料层;所述负极材料层(7)为天然石墨层、人造石墨层、软碳和硬碳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型锰酸锂动力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电容器正极层(9)和锂离子电池正极层(11)在卷绕或层叠中错位相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型锰酸锂动力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1)、负极片(2)和隔膜(3)相互间隔卷绕形成圆柱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型锰酸锂动力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1)、负极片(2)和隔膜(3)相互间隔层叠形成方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容型锰酸锂动力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体层(10)为铝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容型锰酸锂动力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3)为PE隔膜、PP隔膜或PE/PP复合隔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容型锰酸锂动力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片(2)为三层复合结构,所述负极片(2)包括负极集流体层(12)和涂覆在负极集流体层(12)的负极材料层(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容型锰酸锂动力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型锰酸锂动力锂离子电池还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所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由溶剂、电解质盐和添加剂组成,其中溶剂由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乙烯酯(EC)四元组分组成,其体积百分如下:DMC占20%~30%,DEC占20%~30%,EMC占10%~20%,EC占25%~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容型锰酸锂动力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由成膜添加剂、防过充添加剂和高温添加剂组成,其中,成膜添加剂有碳酸乙烯亚乙酯(VEC)、碳酸亚乙烯酯(VC),浓度为O.5~3.0%,防过充添加剂有环已苯(CHB)、联苯、二甲苯,浓度为O.5~3.0%,高温添加剂有1,3-丙烷磺内酯(AS)、邻苯二甲酸酐(PA),其浓度为O.5~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朝,未经李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35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智能蓄电池
- 下一篇: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结构及液晶显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