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番泻叶炮制品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52080.8 申请日: 2015-11-27
公开(公告)号: CN105651905A 公开(公告)日: 2016-06-08
发明(设计)人: 刘友平;陈鸿平;卢俊宇;王福;陈林;邱波;高真明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安吉上吉企业营销咨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0/06 分类号: G01N30/06;G01N30/86
代理公司: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代理人: 李高峡;全学荣
地址: 611137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番泻叶 炮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番泻叶炮制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番泻叶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CassiaangustifoliaVahi或尖叶番泻Cassia acutifoliaDelile的干燥小叶。番泻叶性味甘、苦、寒,归大肠经,具有泻热 导滞、通便、利水之功能,主治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临床上主 要用于治疗便秘、急性胃炎及十二指肠出血、胆囊炎与胆结石等疾病,已成 为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的致泻剂。

番泻叶主要含有蒽醌及其衍生物类、黄酮类、多糖类及挥发油类等化学 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番泻叶具有抗菌、止血、泻下、肌肉松驰与解痉 以及抗胃粘膜损伤等作用,广泛应用于泻下药品和减肥产品中。但大剂量或 长期滥用番泻叶常发生不良反应,据报道番泻叶主要或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腹 痛、过敏、上消化道大出血、恶性血压变化、癫痫样发作、中毒、急性尿潴 留、成瘾性。

以番泻苷A、B、C、D、芦荟大黄素-二蒽酮-二葡萄糖苷等为代表的二蒽 酮类衍生物统称为番泻苷类成分,是番泻叶中含量较高的有效部分,也是番 泻叶泻下、抗菌的主要活性成分,但同时也是引起番泻叶副作用的主要成分。 蒽醌及其衍生物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大剂量或长期应用蒽醌衍生物,具有 肠粘膜及神经丛损伤作用,使肠道合成产物降低或加速肠道神经肽的衰竭, 引起腹痛、上消化道大出血等副作用,此外蒽醌类对大脑皮质的剌激作用,可 导致短暂的脑功能异常,可引起头晕,口唇、颜面、四肢麻木等副作用,长 期服用轻者导致低血钾,重者导致肝硬化。因此,采取适当的炮制方法降低 番泻叶中蒽醌苷类成分的含量,使其即保持有缓和的泻下作用同时也可减少 副作用,对确保番泻叶的安全有效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有关番泻叶药用的记载始于近代王一仁著《饮片新参》(1935年), 仅数十年历史。因此关于番泻叶炮制方法并无古代文献记载,目前的炮制方 法是:拣去杂质,筛尽灰尘,折去梗棒;未见关于采取炮制方法缓和番泻叶 副作用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番泻叶炮制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番泻叶炮制品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取生品番泻叶,投入热水中,翻动(即燀制),捞出,沥干;

b、置于烘箱中烘干,即得。

其中,a步骤所述的热水的温度为80-100℃。

其中,所述的热水温度是100℃。

其中,所述的用水量为:1:10-1:20。

其中,所述的用水量为1:20。

其中,所述的翻动时间0.5-3min。

其中,所述的翻动时间为2min。

其中,所述的烘干温度为50℃。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番泻叶炮制品。

其中,所述的番泻叶炮制品中含番泻苷A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41-1.45%; 番泻苷B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49-0.42%;总番泻苷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23- 2.3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番泻叶炮制品HPLC检测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a、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番泻苷A和番泻苷B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容量瓶中,加入 0.1%碳酸氢钠制成每1mL含88μg番泻苷A,60μg番泻苷B混合对照品溶液;

b、色谱条件:

采用Dikma色谱柱(Diamonsil,4.6*150mm,5μm,);流动相:四氢呋 喃—水—醋酸(20:80:1.5);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350nm;柱温: 30℃,进样量10μL;

c、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番泻叶细粉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0.1%碳酸 氢钠溶液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15分钟(30~40℃),放冷,再称定重量, 用0.1%碳酸氢钠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d、样品测定:

取番泻叶各样品细粉约0.5g,精密称定,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 各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按照c步骤色谱条件分别进样,测定中番泻苷A、 B峰面积值,以干燥品计算含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安吉上吉企业营销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安吉上吉企业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20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