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钾长石分解气体吸收液制备氟硅酸钠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51097.1 | 申请日: | 2015-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9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军;许道立;刘改正;张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绿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B33/10 | 分类号: | C01B33/10 |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黄军委;白毅明 |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长石 分解 气体 吸收 制备 硅酸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氟硅酸钠的方法,具体的说,涉及了利用钾长石分解气体吸收液制备氟硅酸钠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钾长石矿储量极其丰富,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钾长石中含有丰富的钾、铝、硅等成分,而常温下只有HF能打破钾长石的晶格,所以钾长石分解工艺中通常采用含氟的助剂来分解钾长石,过程往往会产生氟硅酸等酸性溶液。而在我国,因为氟资源属于国家战略储备资源,国家对氟资源的开发也实行了定额配给措施。而且,对于利用钾长石资源进行生产的厂家,也必须回收氟实现循环利用才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减少氟资源的浪费。
氟硅酸钠是建筑、建材工业用量最大的氟硅酸盐品种,被广泛当作助凝剂、助溶剂和添加剂使用。传统制备氟硅酸钠的工艺方法通常是利用碳酸钠中和氟硅酸的方法制得所述氟硅酸钠,工艺复杂、原材料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钾长石分解气体吸收液制备氟硅酸钠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依次将钾长石、萤石、浓硫酸加入到反应器中,在温度为200℃~300℃和自生压力下进行反应,生成气体和固体残渣,其反应原理为:
CaF2+H2SO4=2HF↑+CaSO4,
2K[AlSi3O8]+24HF+4H2SO4=K2SO4+Al2(SO4)3+6SiF4+16H2O,
其中,钾长石、萤石、浓硫酸的质量比为1:3~3.5:3.5~4,浓硫酸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计算;
步骤二、将所述气体在负压条件下采用体积比为1:3~5的工业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进行吸收水解,控制水解温度在5℃~10℃,水解结束后经陈化、过滤得到滤液和沉淀产物,其反应原理主要为:
3SiF4+2H2O=2H2SiF6+SiO2↓;
步骤三、在温度为5℃~10℃条件下,向所述步骤二过滤后的所述滤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35%氯化钠进行反应,控制反应溶液的pH=4~5,反应结束后经陈化、过滤、烘干得到氟硅酸钠,其反应原理主要为:
H2SiF6+2NaCl=Na2SiF6↓+2HCl。
基于上述,在温度为90℃~110℃条件下,采用质量分数为8%~10%的硫酸溶液对所述步骤一中的所述固体残渣进行浸取,浸取后的浆液经过滤后得到浸取过滤液,向所述浸取过滤液加入晶种搅拌溶解,缓慢降至室温进行陈化,生成硫酸钙晶须,经过滤、干燥制得硫酸钙晶须副产品。
基于上述,所述步骤二中得到的所述沉淀产物经洗涤、烘干后制得白炭黑副产品。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体的说,本发明针对钾长石含有的硅元素属于难溶性钾资源的问题,提出一种用含氟助剂分解钾长石,将反应后的气体经无水乙醇和水吸收后生成氟硅酸,然后采用氯化钠与氟硅酸进行反应,进而生成氟硅酸钠成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取氟硅酸钠的思路,解决了我国利用钾长分解过程中的氟资源回收的问题,生产过程无三废产生,能耗低、产出高、回收率高,实现了生产连续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利用钾长石分解气体吸收液制备氟硅酸钠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一、依次将钾长石、氟化铵、浓硫酸加入到转炉反应器中,在温度为200℃和自生压力下进行反应,生成气体和固体残渣,其反应原理为:
CaF2+H2SO4=2HF↑+CaSO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绿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绿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10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