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硅-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50077.2 | 申请日: | 2015-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5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朱正旺;吴金波;张海峰;王爱民;付华萌;张宏伟;李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134;H01M4/1395;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锂离子电池 负极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硅-锡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负极复合材料呈锡纤维缠绕硅颗粒复合结构,由硅、锡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硅含量为20-70at.%,余量为锡;该复合材料中,金属锡为纤维状,并形成开放式的三维立体缠绕结构,所述复合材料中,硅颗粒部分附着在纤维状的锡上,部分被纤维状的锡所缠绕包裹。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锡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硅颗粒的粒径大小为10-20μm。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硅-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硅粉和锡粉按所需比例混合,然后通过高能球磨法制备所述复合材料。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硅-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能球磨法中,磨球与混合粉体的质量比为5-20:1。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硅-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能球磨在氩气气氛保护下进行。
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硅-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能球磨的时间是1-30小时。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硅-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材料中硅粉纯度≥99.99%,粒度大小20-30μm;锡粉纯度≥99.5%,粒度大小20-3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500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