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恶意软件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49764.2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2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6 | 分类号: | G06F2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恶意 软件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恶意软件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对恶意软件进行降噪处理;获取与恶意软件对应的静态信息,及与恶意软件对应的信号中包含的互不相交的二进制序列,并基于该二进制序列及该静态信息生成静态签名;捕获恶意软件的动态轨迹,并生成对应的动态签名;将恶意软件的动态签名及静态签名保存至预先设置的恶意软件比对表中;基于恶意软件比对表判断待测软件是否为恶意软件。本申请中所利用的软件签名包括动态签名及静态签名,即包括静态动态两方面产生的软件标签,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单一的指定信息,能够保证软件签名的有效性,进而保证对于待测软件是否为恶意软件的识别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恶意软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新的计算模式也相继出现,继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效用计算、网络计算等概念之后,又出现了一种崭新的计算模式-云计算。尽管很多研究机构认为云计算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计算服务,但是仍然不可避免的收到病毒的侵扰,从而影响了云数据的安全,为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云安全成为目前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
云安全的概念是通过网状的大量客户端对网络中软件行为的异常监测,获取互联网中的木马、恶意程序等恶意软件的最新信息,传送到服务端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再把恶意软件的解决方案分发到每一个客户端,以供其对恶意软件进行处理。目前效果较好的用于判断一软件是否为恶意软件的方式为通过软件签名的方式,即,通过判断一软件的软件签名与恶意软件的软件签名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认为该软件为恶意软件。这种方式的准确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利用的软件签名是否有效,但是现有的软件签名通常仅仅利用对应软件的单一的指定信息,如指定一段代码等与恶意软件的指定信息进行比对,但是,一些未知其为恶意软件的恶意软件可以通过加入混淆代码或者其他简单的方式使其与已知其为恶意软件的恶意软件的比对呈现不一致的结果,进而导致恶意软件对系统造成破坏。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所利用的软件签名存在信息单一、容易失效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恶意软件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利用的软件签名存在信息单一、容易失效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恶意软件处理方法,包括:
对恶意软件进行降噪处理;
获取与所述恶意软件对应的静态信息,及与所述恶意软件对应的信号中包含的互不相交的二进制序列,并基于该二进制序列及该静态信息生成静态签名;
捕获所述恶意软件的动态轨迹,并生成对应的动态签名;
将所述恶意软件的动态签名及静态签名保存至预先设置的恶意软件比对表中;
基于所述恶意软件比对表判断待测软件是否为恶意软件。
优选的,所述对恶意软件进行去噪处理,包括:
舍弃所述恶意软件中不包含有攻击代码的数据。
优选的,基于所述恶意软件比对表判断待测软件是否为恶意软件,包括:
获取与待测软件对应的静态信息,及与所述待测软件对应的信号中包含的互不相交的二进制序列,并基于该二进制序列及该静态信息生成待测静态签名;
捕获所述待测软件的动态轨迹,并生成对应的待测动态签名;
判断所述恶意软件比对表中是否存在目标恶意软件,所述目标恶意软件的动态签名与所述待测动态签名匹配,静态签名与所述待测静态签名匹配,如果是,则确定所述待测软件为与所述目标恶意软件对应的恶意软件。
优选的,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97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