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人行横道危险事故发生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49229.7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3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游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7 | 分类号: | G06F21/57;G06F21/71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陈靖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人行横道 危险 事故 发生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手机安全功能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人行横道 危险事故发生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下普遍在公共场合使用智能终端的环境下,人们在日常走路步行,等 候车辆,或者是休闲散步等情况也会发生使用智能终端查阅消息,阅读内容等 使用方式,但是在使用的同时,人们的注意力往往局限于智能终端屏幕上,从 而忽略了前方行进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极易发生前方出现道路斑马线而未能及 时留意,从而忽略交通道路标识的存在而造成意外情况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人们行走过程中由于注意力集中在智能终端屏幕 上,当前方出现斑马线而未能及时留意,从而忽略交通道路标识的存在而造成 意外情况的发生,提供一种发现和识别有关道路斑马线并且在降低发生交通事 故危险情况的可能的防止人行横道危险事故发生的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人行横道危险事故发生的系统,它包括智能终端、图像检测模块 和预警执行模块,所述智能终端与图像检测模块进行通讯,所述图像检测模块 与预警执行模块进行通讯,所述预警执行模块与智能终端进行通讯;所述智能 终端,用于采集用户移动过程中路面的图像信息;所述图像检测模块,用于接 收智能终端采集的图像信息,当该图像信息中出现道路斑马线图像时,首先提 取该道路斑马线图像中的斑马线边缘特征信息,并采用Radon变换算法将斑马线 边缘特征信息转换到Radon变换空间进行检测;所述预警执行模块,用于根据图 像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智能终端执行相应的动作。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该系统还包括图像去噪模块,用于采用双极系数 以及形态学特征对智能终端采集的图像新型进行噪声去除。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间歇式开关模块,用于每隔 一段时间开启或关闭智能终端的拍摄动作。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每隔一段时间是指每隔2秒。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智能终端执行相应的动作为控制智能终端开 始震动或关闭显示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智能终端为带摄像头的手机或平板电脑。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止人行横道危险事故发生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图像采集步骤,智能终端采集用户移动过程路面的图像信息;
b、图像检测步骤,图像检测模块接收智能终端采集的图像信息,当该图 像信息中出现道路斑马线图像时,首先提取该道路斑马线图像中的斑马线边缘 特征信息,并采用Radon变换算法将斑马线边缘特征信息转换到Radon变换空间 进行检测;
c、预警执行步骤,预警执行模块根据图像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控制智能 终端执行相应的动作。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该方法还包括图像去噪步骤,图像去噪模块采用 双极系数以及形态学特征对智能终端采集的图像新型进行噪声去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可以在用户行走过程中发现和识别道路上有关道路斑马线并及时提 醒用户,从而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防止人行横道危险事故发生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如图1所示,其中对应的附图标记名称为:
1智能终端,2图像检测模块,3预警执行模块,4图像去噪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的防止人行横道危险事故发生的系统,它包括智能终端1、图像 检测模块2和预警执行模块3,智能终端1与图像检测模块2进行通讯,图像检测 模块2与预警执行模块3进行通讯,预警执行模块3与智能终端1进行通讯;智能 终端1,用于采集用户移动过程中路面的图像信息;图像检测模块2,用于接收 智能终端1采集的图像信息,当该图像信息中出现道路斑马线图像时,首先提取 该道路斑马线图像中的斑马线边缘特征信息,并采用Radon变换算法将斑马线边 缘特征信息转换到Radon变换空间进行检测;预警执行模块3,用于根据图像检 测模块2的检测结果控制智能终端1执行相应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92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纹信息的使用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图像隐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