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溪黄草红茶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48698.7 申请日: 2015-11-26
公开(公告)号: CN105285261A 公开(公告)日: 2016-02-03
发明(设计)人: 蔡能强 申请(专利权)人: 蔡能强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
代理公司: 东莞市说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0 代理人: 欧阳剑
地址: 523000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溪黄草 红茶 及其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溪黄草,具体涉及一种溪黄草红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溪黄草,又名溪沟草、山羊面、熊胆草、血风草、黄汁草、溪沟草、香茶菜,是一种药效价值非常高的唇形科植物线纹香茶菜全草,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壳杉烯二萜类、线纹香茶菜酸(lophanthoidicacid)等化学成份,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祛湿、凉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痢疾、肠炎、跌打瘀痛等病症。

传统的溪黄草茶是通过采摘溪黄草叶片,清洗过后再经过太阳晒干,制成溪黄草茶叶,再配以田基黄、板蓝根等多种中药材,直接冲水泡制而成,是一种饮用性味苦寒的绿茶,有保健、提高免疫力、保肝健脾等功效。这种经过简单加工的溪黄草茶,杂质较多,不好保存,且溪黄茶味道偏苦,茶性偏寒,口感不佳,茶饮体验差,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性温平、不寒凉、口感爽滑的溪黄草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溪黄草红茶的制造方法,以生产出健康、口感好、易保存的溪黄草红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溪黄草红茶的制造方法,步骤为:①采摘,选取鲜嫩的溪黄草,在晴朗天气采摘一芽二、三叶或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作为茶青;

②清洗,用水清洗茶青三遍后沥干;

③风干,茶青平摊在茶框上,控制温度为24~28℃,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鼓风机吹茶青4~5个小时,摊叶厚度10-15cm,中间翻动一次,待茶叶含水量40%~55%方可停止;

④揉捻,把风干后的茶叶直接送进揉捻机揉捻10~20分钟,直至茶叶充分成团,用手将茶团充分打散,直至揉捻成条形状;

⑤发酵,把揉捻后的茶叶移入发酵室内发酵,摊叶厚度为20-35cm,发酵室温度为20~30℃,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茶叶温度维持在30~35℃,发酵时间为6~8个小时,至茶叶变红;

⑥烘干,共分为4次:

a.鼓风机风口温度为100~155℃,摊页厚度10~25cm,烘4~5个小时,至茶叶含水量为15%~20%,自然摊凉;

b.鼓风机风口温度为110~130℃,摊页厚度15~20cm,烘2~3个小时,至茶叶含水量为10%~12%,自然摊凉;

c.鼓风机风口温度为95~110℃,摊页厚度20~25cm,烘2~3个小时,至茶叶含水量为8%~10%,自然摊凉;

d.鼓风机风口温度为80~95℃,摊页厚度20~25cm,烘2~3个小时,至茶叶含水量为8%;

⑦包装,将上述烘干的茶叶装入密封带内密封包装。

进一步,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③的鼓风机风向横向吹向茶青,茶框的出风口为垂直方向。

进一步,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⑤的茶叶在发酵期间翻动2—3次。

进一步,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⑤的茶叶变红率达到75%~85%,青草气消失。

进一步,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⑤茶叶上覆盖有湿纱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相比于以前的溪黄草绿茶,溪黄草红茶采用唇形科植物线纹香茶菜全草为原料,通过不同的工艺方法,生产出的茶茶性温平、不寒凉,口感爽滑、香气清纯、滋味甘、叶底嫩匀,营养价值高,无有害细菌,有更好的茶饮体验,能被更好的被消费者喜爱,另外采用4次烘干工艺可以很好的保存溪黄草中的酚酸和黄酮,不会影响其营养价值,同时能够很好的保存溪黄草,防止霉变。表1为使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溪黄草红茶的理化物质含量,表2为使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溪黄草红茶的微生物含量,均符合GB/T4789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广州市《代用茶卫生要求》DBJ440100/T36-2009、北京市《代用茶卫生要求》DB11/505-2007中食品微生物的规定,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表1

表2。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工艺流程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①采摘,选取鲜嫩的溪黄草,在春、夏、秋季节的晴朗天气采摘一芽二、三叶或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作为茶青,并将采摘后的茶青及时运送至生产车间,保持茶青的新鲜;

②清洗,用水清洗茶青三遍后沥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能强,未经蔡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86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