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油淬气冷炉的快冷装置、淬火冷却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48443.0 | 申请日: | 2015-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6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马卫东;戴煜;李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D1/667 | 分类号: | C21D1/667;C21D1/773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 地址: | 41011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气冷 装置 淬火 冷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淬火冷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油淬气冷炉的快冷装置、淬火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淬火冷却技术是指金属材料与构件被加热到某一温度后,按预定的方式和速率冷却,以获得预期的组织与性能的技术。淬火冷却技术包括:淬火加热及冷却工艺;淬火介质及其性能评定;淬火冷却设备与装置;淬火冷却检测方法与仪器;淬火冷却组织、性能、残余应力、畸变、开裂的控制与预测。淬火冷却属于热处理基础工艺,几乎所有要求力学性能的构件均需要进行淬火冷却处理,淬火冷却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基础热处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
现阶段,淬火冷却技术(风冷)的主要技术难点在于:1)冷却效率低,费时长;2)物料冷却均匀性差,同炉次物料性能偏差大、可控性不佳;3)结构复杂,不便于拆装维修,寿命较低。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效率高的真空油淬气冷炉的快冷装置、淬火冷却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真空油淬气冷炉的快冷装置,包括:炉膛、送风装置、从送风装置的出风侧延伸出的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分别与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连通并延伸至炉膛的相反两侧的第一过渡通道和第二过渡通道、与第一过渡通道和第二过渡通道连通并且延伸至送风装置的进风侧的回风通道、可选择地在使第一过渡通道与第一进风通道连通且与回风通道阻断的开启位置和使第一过渡通道与回风通道连通且与第一进风通道阻断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一风门、可选择地在使第二过渡通道与第二进风通道连通且与回风通道阻断的开启位置和使第二过渡通道与回风通道连通且与第二进风通道阻断的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二风门;其中,在第一风门位于开启位置且第二风门位于关闭位置时,送风装置、第一进风通道、第一过渡通道、炉膛、第二过渡通道和回风通道构成第一循环风路,以对炉膛中的待冷却物料吹送沿第一方向流动的气流;在第二风门位于开启位置且第一风门位于关闭位置时,送风装置、第二进风通道、第二过渡通道、炉膛、第一过渡通道和回风通道构成第二循环风路,以对炉膛中的待冷却物料吹送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流动的气流。
根据本发明,回风通道与送风装置连通的一端设置有引风罩。
根据本发明,回风通道的相对于送风装置的侧壁构造为朝向回风通道的内部突出,该侧壁的两侧分别延伸到连通第一过渡通道与回风通道的第一连通口和连通第二过渡通道与回风通道的第二连通口,第一风门覆盖和打开第一连通口分别构成第一风门位于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第二风门覆盖和打开第二连通口分别构成第二风门位于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
根据本发明,回风通道的相对于送风装置的侧壁呈锥形突出。
根据本发明,送风装置为风机,还设置有驱动风机转动的电机。
根据本发明,还包括:驱动第一风门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一风门驱动机构;以及驱动第二风门在开启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二风门驱动机构。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采用上述任一项的真空油淬气冷炉的快冷装置的淬火冷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控制第一风门位于开启位置且同时控制第二风门位于至关闭位置,送风装置、第一进风通道、第一过渡通道、炉膛、第二过渡通道和回风通道形成第一循环风路,以对炉膛中的待冷却物料吹送沿第一方向流动的气流;控制第二风门位于开启位置且同时控制第一风门位于至关闭位置,,送风装置、第二进风通道、第二过渡通道、炉膛、第一过渡通道和回风通道形成第二循环风路,以对炉膛中的待冷却物料吹送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流动的气流。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淬火冷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后对物料吹送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流动的气流,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
根据本发明,先后在真空油淬气冷炉的炉膛和进风装置之间形成第一循环风路和第二循环风路,其中,第一循环风路中的气流流过炉膛时沿第一方向,第二循环风路中的气流流过炉膛时沿第二方向。
根据本发明,通过控制设置在第一循环风路经过的路径上的第一风门开启且同时控制设置在第二循环风路经过的路径上的第二风门关闭,来将第一循环风路导通;通过控制第二风门且同时控制第一风门关闭,来将第二循环风路导通。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8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