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钳夹车四自由度多层并联提升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46958.7 | 申请日: | 2015-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0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赵延治;焦雷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1D3/16 | 分类号: | B61D3/16;B61D45/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16 | 代理人: | 崔凤英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钳夹车四 自由度 多层 并联 提升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四自由度多层并联过约束提升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推进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战略措施的实施,未来将发展特高压变 压器,大型发电机等特大功率电器成套设备,这些大型能源设备的重量将达到 近千吨。为确保这些特种货物起运安全性,对其运输钳夹车的安全可靠性也提 出更高要求。随着上述特种货物运输需求的发展,国内外钳夹车技术向着大型 化、超高载重、高安全可靠性发展。因此,研制能够承受超重载、高安全可靠 性钳夹车已成为我国铁路运输领域的迫切需求。当前采用现结构的钳夹车载重 量提升已十分有限。因此,从钳夹车本体设计出发,构建能够承受超重载的钳 夹车新构型,是提高钳夹车载重量的关键。国内外关于钳夹车的专利较少,其 中涉及到提升机构的专利更少,例如中国专利CN101475007A公开的技术,其通 过改变钳夹车自承载结构,降低了车体重心以及整车质量来提高整车的载重量 以及运输的便捷性,但由于构型的限制,该技术并不适用于超重载、超宽货物 的起运;中国专利CN103101546A公开的技术,其通过协调钳夹车提升油缸工作 的同步率来改善货物提升过程中钳夹车的受力情况,但并没有减小提升过程中 的提升油缸工作压力,同样不适用于超重载货物的运输;中国专利CN104192155A 公开的技术,其通过改变提升机构的驱动配置有效的减小了提升过程中的提升 油缸的负荷,但对于超重载、超宽货物的起运还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超重载、超宽等大型超限设备起升运输, 且装卸作业更加灵活的钳夹车四自由度多层并联提升机构。
钳夹车四自由度多层并联提升机构主要包括有:基座A、调节油缸、铰链A、 支撑梁、球铰A、基座B、钳形梁、铰链B、球铰B、提升油缸、球铰C和托盘。 其中,三个基座A置于水平面上,每个基座A的上部分别与一个调节油缸的固 定端铰接,调节油缸的活塞杆通过铰链A与支撑梁的一端铰接。在每根支撑梁 中部的下端通过球铰A与基座B的上端相连。每根支撑梁的另一端与钳形梁中 部的下端通过铰链B铰接。钳形梁的一端与球铰B的上部铰接,球铰B的下部 与提升油缸的活塞杆相连,提升油缸的固定端与支撑梁中部的上端通过球铰C 铰接。钳形梁的另一端分别与托盘的一侧面铰接,托盘为水平方板。上述部件 组成钳夹车四自由度多层并联提升机构。以货物的中心线为对称轴,货物两侧 的钳夹车四自由度多层并联提升机构内侧相向。
本发明的货物提升过程:在轨道上相向地停靠两个半车,将托盘放置于两 半车中间位置,将两半车钳夹梁内侧与托盘两端铰接,调节两半车至合适位置, 如图3所示,驱动调节油缸工作,将支撑梁以及托盘调节至适当位置,保持一个 半车处于制动状态,另一个半车处于随动状态,将货物吊置两个半车中间,平 稳的放在托盘上,尽量保证左右对称放置,放置完毕,启动调节油缸以及提升 油缸工作,通过油缸协调工作,将货物调节至合适位置并夹紧货物,保证了货 物运输的安全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多层并联过约束提升机构,有效增加了提升机构的载重量, 可应用于超重载货物的提升与运输;
2、本发明采用多层并联过约束提升机构,有效增加提升机构作业空间,同 时减小货物偏载对提升机构的影响,可应用于超宽货物的运输;
3、本发明中所述钳夹车四自由度多层并联提升机构,采用多驱动协调工作 模式,使其装卸货物更加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图1钳夹车四自由度多层并联提升机构立体示意简图;
图2钳夹车四自由度多层并联提升机构平面示意简图主视图;
图3钳夹车四自由度多层并联提升机构初始工作位置平面示意简图;
图4钳夹车四自由度多层并联提升机构夹紧货物后平面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图1、图2、图3和图4的示意简图中,三个基座A1置于水平 面上,每个基座A的上部分别与一个调节油缸2的固定端相连,调节油缸的活 塞杆通过铰链A3与支撑梁4的一端铰接。在每根支撑梁中部的下端通过球铰 A5与基座B6的上端相连。每根支撑梁的另一端与钳形梁7中部的下端通过铰 链B8铰接。钳形梁的一端与球铰B9的上部铰接,球铰B的下部与提升油缸10 的活塞杆相连,提升油缸的固定端与支撑梁中部的上端通过球铰C11铰接。钳 形梁的另一端分别与托盘12的一侧面通过铰链13铰接,托盘为水平方板。上 述部件组成钳夹车四自由度多层并联提升机构。以货物的中心线为对称轴,货 物两侧的钳夹车四自由度多层并联提升机构内侧相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69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