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列车智能巡检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45702.4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3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品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客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20 | 分类号: | G07C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张晓霞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列车 智能 巡检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位巡检领域,尤其是一种列车智能巡检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巡检,是各企业规定其工作人员对设备规定的部分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 定期的、定点的、及时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设备故障的隐患,及时加以 维修调整,使设备保持其规定功能的设备管理方法。
目前巡检的方式是,通过人工的方法到达规定的巡检点的设备位置,进 行设备的巡检,并将巡检情况记录到纸质的文档上,并将记录的文档统一 提交归档,归档处再根据提交的文档进行整理,标记设备的状态。假如发 生问题,归档处会通知相关负责人指派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的维修等相关操 作;
但是,通过现有的巡检方式进行设备的巡检,常会因为巡检人员不到岗, 疏忽漏检,造成巡检结果错误,进而造成后续的误操作,严重影响正常的 列车安全运营秩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列车巡检缺乏可靠标准化的流程,导致人员不到岗、疏 忽漏检,进而影响列车安全运营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列车智能巡检管 理系统,从巡检前任务安排、巡检中标准流程、巡检后结果分析三个方面 贯穿整个巡检工作,使巡检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从而有效 保证列车设备的安全,提高了设备运行可靠性,减少设备故障率,从根本 上提高巡检工作质量,保障列车正常运行。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列车智能巡检管理系统,包括:
定位标签,用于确定巡检人员位置;设置在列车待检修位置上;
定位阅读器,用于扫描规定巡检路线上的所有定位标签以确定待检位置 和确认巡检人员位置,巡检人员携带,并与手持终端通讯连接。
手持终端,用于接受定位阅读器传送的人员位置信息,播报待巡检位置 的待巡检内容,并将巡检位置巡检发现的问题和巡检结果上传给服务终端。
服务终端,与手持终端进行通讯,用于向手持终端传送巡检信息,并接 受所述手持终端传送来的巡检问题和结果进行存储和分析。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定位阅读器包括:
扫描单元,用于扫描所述定位标签;
蓝牙,用于与手持终端进行连接,将扫描信息传送到手持终端;
外接电池,用于给定位阅读器提供所需的电力,保持较长时间的正常运 行。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蓝牙包括指示灯,指示当前定位阅读器和手持 终端的蓝牙连接状态。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手持终端包括:
巡检数据更新单元,用于巡检列车和标签信息的更新;
密码登录单元,巡检员获得登录码后到服务终端去按压指纹获取密码进 行登录,方能获取巡检信息进行巡检,用于到岗监督,避免非操作人员的 使用;
巡检内容播报单元,用于巡检员到达待巡检点后进行语言播报,提醒和 辅助其完成巡检任务;
巡检信息上报单元,用于将巡检中发现的问题和巡检的结果上报至服务 终端;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手持终端还包括:
巡检结果查询单元,用于巡检员查询巡检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巡检问题的 处理状态。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服务终端包括:
指纹管理单元,用于录入存储用户指纹数据,巡检员凭巡检任务码录入 指纹换取登录密码;
巡检任务管理单元,用于安排巡检任务,查看巡检任务完成情况,可生 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巡检问题管理单元,用于查看巡检员上报的巡检问题和指派维修人员进 行维修,可生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信息搜索管理单元,用于搜索并管理员工基本信息、列车维修保养信息 和巡检知识库的信息。
本发明基于有源RFID技术,通过巡检点的RFID标签定位,实现列车巡 检过程中的人员到点监督和巡检情况及时反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仅可以在巡检时及时反馈巡检问题和上传巡检 结果,辅助巡检员执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巡检流程,而且可以避免巡检员 缺岗或替岗的问题发生,从而实现列车巡检管理的智能化、电子化和规范 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和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 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列车智能巡检管理系统的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客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客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57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双激光测距的客流方向识别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会议考勤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