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45688.8 | 申请日: | 201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3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茗雅东方茶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A47J31/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艺装置。
背景技术
工夫茶是我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是在唐宋时期就已存在的“散茶”品饮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散条形茶瀹泡法的范畴,是瀹饮法的极致。虽然盛行于闽粤港台地区,但其影响早已遍及全国,远及海外。工夫茶在广东的潮汕地区、福建的漳州和泉州一带最为盛行。品工夫茶不仅限于上述几个地区,即使移民海外的人,也有很多有品功夫茶这个习惯。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但是不同地区的功夫茶的步骤略有不同。由于功夫茶的步骤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也非常多,并且不同地区的功夫茶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大多数不懂功夫茶的人来说,想要饮用功夫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即使是初窥门径的初学者,完成整个步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严重影响了功夫茶的推广,导致功夫茶无法被更多的人接受。并且功夫茶在人工手动操作的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茶水,造成巨大的浪费,并且被浪费的茶水还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要降低功夫茶的冲泡难度,让更多人能够体验到功夫茶的魅力,并且有效的减少浪费的茶水,必须采用现代化的设备来辅助使用者。由于功夫茶冲泡过程可以进行辅助的设备,申请人已经开发并申请了不少专利。但是,冲泡功夫茶的水需要输送到水壶,然后煮开,才能用沸水进行冲泡茶叶,完成这些步骤,目前通常采用茶艺炉完成冲泡茶叶的水的输送和煮开的目的。茶艺炉的结构通常包括用于煮水的座体、电动出水机构、出水管和水壶,所述电动出水机构、出水管分别设在座体上,水壶放置在座体上。茶艺炉通常连接自来水或桶装水这些水源,但是这些水源提供的水,其质量参差不齐,水中可能含有杂物、细菌等。但是,现有的茶艺炉通常并不具备将水过滤的功能或者过滤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艺装置,包括底座、茶壶、L型茶管、U型茶管和T型茶管,所述底座通过设置在其上表面的加热盘与其上方的茶壶固定相连,所述加热盘的内部设有电加热丝,所述L型茶管的内部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两个封管,并且两个封管内均设有过滤网,两个封管之间通过螺纹管和螺母管配合固定连接,并且螺纹管的内部设有呈环形阵列排布的滤芯,所述茶壶通过设置在其一侧面的L型茶管的一端与底座内部的U型茶管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L型茶管的入口端设有第一电磁阀门,并且U型茶管的中部设有加压器,所述U型茶管的另一端与位于茶壶一侧的T型茶管的底端固定相连,所述T型茶管的顶端设有控制开关,所述T型茶管的内部设有吸附内管,所述吸附内管的内部设有吸附过滤介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且位于T型茶管正下方处设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茶杯,并且T型茶管的下侧设有与茶杯相对应的多个等距离排列的出茶管,并且每个出茶管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电磁阀门。
所述控制开关与底座内设有的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电性相连,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与茶壶内设有的温度感应器电性相连,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信号转换器分别与第一电磁阀门、第二电磁阀门、加压器和温度调节器电性相连,所述温度调节器与电加热丝电性相连。
优选的,所述茶壶的内部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的外表面设有多个滤孔,并且内筒的外侧面设有筒盖。
优选的,所述内筒的底部设有底盖,并且内筒的顶部与茶壶上方设有的壶盖固定相连,所述壶盖的上表面设有呈圆弧状的把手。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等距离排列的漏孔,所述底座的内部设有橡胶垫,所述漏孔与橡胶垫之间留有储液腔,并且橡胶垫接近加压器的一侧设有斜坡。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面设有排水管,所述底座的另一侧面设有插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茶艺装置,通过其设有的过滤装置和控制系统,不但能够有效的将冲泡茶叶的水中的杂物、细菌过滤掉,过滤件更换非常方便、过滤成本低,让人可以放心的享用茶水,而且其结构简单、使用效果非常好,能让大多数不懂功夫茶的人,能够完成功夫茶整个步骤,这极大的帮助了功夫茶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控制系统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茗雅东方茶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茗雅东方茶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56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茶壶
- 下一篇:枕体升降器及带有该控制器的压缩升降睡眠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