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理河流泥漂的药剂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45410.0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5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曾伟刚;张耀武;项金良;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萧宏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萧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C02F1/52;C02F1/70;C02F1/72;C02F101/2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理 河流 药剂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流污染治理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治理河流泥漂的药剂及使用 方法。
背景技术
受纳污管网不完善、污水处理能力不够及监督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的影响,大 量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为VOCs与SVOCs)、 重金属等污染物部分随悬浮物一起在河流缓流区沉淀,暂时脱离河水进行底泥。 因此,这样河流的底泥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与重金属。同时,底泥中有机污染物 (主要为VOCs与SVOCs)与重金属也可能通过溶解或气体等形式重新进入河 水或逸散出去(主要为VOCs)。在春、秋、冬等季节,温度较低,有机污染物 (主要为VOCs)逸散速率与微生物代谢速度较低,逸散出的河底气体(VOCs 与微生物代谢产物)较少,不足以浮起弱硬结底泥表皮(约1-2mm厚),泥漂现 象较少见;由春入夏,随着底泥温度上升,底泥中有机污染物(主要为VOCs) 逸出速率上升,微生物代谢速度增大,碳化、氨化、硝化、反硝化等反应速率明 显增大,其产生的代谢产物(气体)也明显增多,弱硬结底泥表皮随之上浮,形 成泥漂现象。
由于温度升高,溶解氧理论溶解度下降,碳化、氨化、硝化与反硝化等理论 反应速度上升,溶解氧实际消耗量增加,造成水体亏氧量增加,硝化反应受阻, 水体氨氮浓度上升,水质变差,可能造成水生物死亡,直接成为“黑臭”河。同 时,底泥上浮,严重影响河流景观。
目前,河流泥漂现象治理方法较多,各有优劣。如为了消除河流景观影响, 有采取人工打散方式,破坏泥、水、气三相平衡,气跑出系统,泥重返河底,该 方法能短时间能解决泥漂问题,见效快,但如果持续高温,一般第二天,泥漂又 会浮上水面,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且维护成本较高(主要人工费);又如,为了 彻底消除河流泥漂问题而采取的河底清淤,该方法彻底清除了底泥,清除了污染 源,能从根本上解决泥漂问题,但该方法存在施工时间长、成本高等缺点,且存 在后效性差的问题;为了增加河水溶解氧而对其进行暴氧,该方法通过增水暴气 增加溶解氧,采取暴气扰动河流、破坏泥、水、气三相平衡,该方法能明显提高 河水溶解氧,一定程度上改善水质,但暴气扰动影响范围较小,不能从根本上清 除污染源,治理效果较差,维护成本较高。
而现在没有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可以解决河流泥漂现象的方法,但对河流泥 漂的治理又迫在眉睫,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理河流泥漂的药剂及使用方 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河流泥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理河流泥漂的药剂及使用方 法,其通过药剂施用于上层浮泥上时,与浮泥中污染物进行反应,在底泥上层形 成稳定层,对污染物具有吸附、共沉、氧化还原、隔离等作用,从根本上解决河 流泥漂的现象。
本发明所采取的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治理河流泥漂的药剂,所述药 剂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物质:钙基化合物10%-35%;铁基化合物15%-45%; 矿物材料30%-70%;所述钙基化合物、铁基化合物、矿物材料的颗粒均小于100 目。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药剂各物质的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钙基 化合物12%-15%;铁基化合物30%-35%;矿物材料50%-58%。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钙基化合物为生石灰、氢氧化钙和过氧化 钙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质量比的多种。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铁基化物为高炉矿渣和还原性铁粉中的任 意一种,或者任意质量比的两种。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矿物材料为膨润土、高岭土、活性火山灰、 海泡石和石灰石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质量比的多种。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矿物材料优选为膨润土、高岭土和活性火 山灰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质量比的多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理河流泥漂的药剂的使用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A、采集待治理河流底泥表层的浮泥样与水样,所述表层底泥为深度为5— 10cm的浮泥层;对采集的水样及浮泥样进行理化性质及特征污染因子检测;所 述污染因子为,河水:pH、溶解氧、SS、COD、NH3-N;表层底泥及浮泥样: 厚度、pH、VOCs、SVOCs、重金属;
B、施工时,对河水进行截流,保证河流的水深不深于2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萧宏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萧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萧宏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萧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54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