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L-赖氨酸的脱色纯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844477.2 | 申请日: | 2015-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4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蒲含林;陈秀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普星药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29/26 | 分类号: | C07C229/26;C07C227/4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胡拥军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dl 赖氨酸 脱色 纯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L-赖氨酸的脱色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DL-赖氨酸,又名DL-2,6-二氨基己酸、DL-赖氨酸单水化合物,它是等量的D-赖氨酸分子和L-赖氨酸分子的混合物。目前,合成DL-赖氨酸的方法一般如下:以L-赖氨酸盐为原料,在酸性水溶液中以醛为催化剂消旋化,后再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脱盐、氨水洗脱、浓缩、脱色结晶而成。由此工艺生产的DL-赖氨酸成品中可能残留微量的醛、酸或醛与氨基酸的加成反应产物等杂质,导致DL-赖氨酸的稳定性较差,且放置时其颜色会较快地变深变黄并吸湿,受潮后的DL-赖氨酸易更快地变成棕黄色。
DL-赖氨酸是合成解热镇痛药赖氨匹林的中间体。如用明显变色的DL-赖氨酸与阿司匹林成盐合成赖氨匹林,得到的赖氨匹林会带有黄色,不符合产品的质量要求。
目前,对明显变为黄色的DL-赖氨酸的处理办法一般如下:将DL-赖氨酸用水溶解,加酸调节溶液pH至酸性,加入活性炭,加热搅拌脱色,过滤后,上阳离子交换树脂柱,水洗脱盐、经氨水洗脱DL-赖氨酸后浓缩结晶。该处理方法工序相对较多,活性炭用量大,处理时间长,且成本偏高。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脱色结晶效果好的DL-赖氨酸脱色纯化方法。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DL-赖氨酸脱色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黄色的DL-赖氨酸用纯化水溶解,制成水溶液;
2)称取适量经过活化处理至中性的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3)把步骤1)制成的水溶液加入到步骤2)的树脂中,获取混合液;搅匀混合液后,静置8-24h,获取上清液,浓缩后,进行洗涤、抽滤、干燥,即可获取纯化的DL-赖氨酸。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黄色的DL-赖氨酸的黄色色阶为35-65,且不能发生明显的吸湿潮解现象;所述纯化水的质量为所述黄色的DL-赖氨酸质量的8-20倍,所述纯化水为去离子水、蒸馏水、双蒸水中的一种。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为所述黄色的DL-赖氨酸质量的2-6倍;所述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活化处理的步骤依次如下:用5倍体积的纯净水洗涤、用3倍体积的1%盐酸洗涤、用5倍体积的纯净水洗涤、再用3倍体积的1%氢氧化钠和1%氯化钠的混合溶液洗涤,最后用5倍体积的纯净水洗涤。另外,树脂优选为争光牌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其牌号为201×7。
优选地,步骤3)中,静置过程中搅动混合液数次,确保需要脱色纯化的DL-赖氨酸溶液与树脂混合均匀,接触充分,以提高脱色纯化效果;其中,浓缩的条件为:于70-80℃,-0.08-(-0.09)Mpa下真空减压浓缩;干燥的条件为:于60-70℃,-0.08-(-0.09)Mpa下真空减压干燥;洗涤步骤中所用的洗涤液为易挥发且极性较大的有机溶剂,可以选用无水乙醇、甲醇或丙酮等,用量不超过需要洗涤物料质量的1倍,洗涤过程中,洗涤液脱去物料的部分水分,有利于加快干燥速度。
本发明所提的技术方案工艺简单,操作便利,实用性强,简化了原有的DL-赖氨酸脱色纯化方法,减少了工序和原料消耗,节能环保;且所用的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以重复使用多次,每次脱色后进行活化处理即可,经济实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将已经变黄色,黄色色阶为45的3gDL-赖氨酸用25ml纯化水溶解,制成水溶液,加入到7g经过活化处理的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浙江争光牌,牌号为201×7)中,摇匀后,室温静置8小时,上清液变澄清透明无色,倾出上清液,再用30ml纯化水洗涤树脂1次,倾出上清液,合并两次的上清液;于70-80℃,-0.08-(-0.09)Mpa下真空减压浓缩至干,加入20ml无水乙醇,搅散、滤干,于60-70℃,-0.08-(-0.09)Mpa下真空减压干燥2h,得到白色DL-赖氨酸固体2.6g。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普星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普星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44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