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44212.2 | 申请日: | 2015-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1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程凤菊;段风焕;刘永;马言超;林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凤菊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5/00;A61K33/26;A61K35/616;A61K35/60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王希刚 |
地址: | 271500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单纯性 子宫 内膜 增生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增生症(EndometrialHyperplasia,EH)是妇科的常见病,它的发生与子宫内膜受雌激素持续刺激而无孕酮拮抗有关,多发生于绝经过渡期女性。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子宫出血等。1987年国际妇科病理协会将EH分为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复杂性子宫内膜增生和不典型子宫内膜增生。
一般可见子宫内膜普遍增厚,可达0.5~1cm,表面光滑,柔软,也可呈不规则形或息肉状。单纯型,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均增生,腺体明显增多、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偶见腺体扩大成囊,腺上皮细胞呈柱状,缺乏分泌,往往排列成假复层。核分裂像常见。间质细胞排列紧密。以往称为轻度增生或囊性增生,腺体数量增加,某些腺体扩张成小囊。衬覆腺体的上皮一般为单层或假复层,细胞呈柱状,无异型性,细胞形态和排列与增生期子宫内膜相似。1%的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可进展为子宫内膜腺癌。单纯增生被认为是子宫内膜对机体高雌激素状态的一种生理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无排卵月经,常发生在月经初潮或绝经期前的妇女中。
子宫内膜增生与肾虚和冲任不调有关,往往由于先天不足,后天发育期营养过剩,或久病导致肾气虚弱,肾精不足,冲任气血衰少,胞宫失调。导致月经不调、出血、痛经等后果。
目前,手术和药物是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主要手段。近十年来,虽然宫腔镜引导下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除术、微波照射子宫内膜去除术等破坏内膜的创伤性手术已较多用于治疗月经过多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但是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包括子宫穿孔、水中毒、出血和生殖道灼伤)和复发率(11%—40%),而且手术并没有从根本上纠正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体内雌激素过多、孕激素不足的内分泌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利用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提供一种新型的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治疗效果好的治疗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的中药,所述中药包括以下原料药材:鹿衔草、萆薢、刀豆、瞿麦、分心木、骨碎补、沙苑子、芡实、百合、薏苡仁、姜黄、锁阳、佩兰、海马、海参、五味子、仙茅、阳起石、赤石脂和肉苁蓉。
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为:鹿衔草10~25份、萆薢15~25份、刀豆20~30份、瞿麦15~25份、分心木10~20份、骨碎补20~30份、沙苑子20~30份、芡实15~25份、百合10~25份、薏苡仁15~30份、姜黄15~35份、锁阳15~30份、佩兰20~30份、海马10~20份、海参10~20份、五味子15~30份、仙茅10~25份、阳起石10~25份、赤石脂15~25份和肉苁蓉10~25份。
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进一步优选为:鹿衔草15~20份、萆薢20~25份、刀豆20~25份、瞿麦15~20份、分心木15~20份、骨碎补20~25份、沙苑子20~25份、芡实20~25份、百合15~20份、薏苡仁20~25份、姜黄20~30份、锁阳20~25份、佩兰20~25份、海马10~15份、海参15~20份、五味子20~25份、仙茅20~25份、阳起石20~25份、赤石脂15~20份和肉苁蓉15~25份。
所述中药中的各种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进一步优选为:鹿衔草18份、萆薢23份、刀豆21份、瞿麦19份、分心木16份、骨碎补25份、沙苑子23份、芡实21份、百合18份、薏苡仁20份、姜黄27份、锁阳25份、佩兰23份、海马12份、海参16份、五味子22份、仙茅20份、阳起石21份、赤石脂16份和肉苁蓉22份。
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颗粒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按所述比例混合,加相对于混合物5~6倍的醇浓度为80%~95%的乙醇,加热至沸腾回流4~6小时,过滤,以回流液为溶剂,以滤渣为溶质,采用渗漉法以每分钟1~2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渗漉液,随后在真空度0.06~0.08Mpa下减压浓缩至50~60℃时相对密度为1.05~1.10的膏体,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机的进风温度160~175℃、出风温度80~85℃,随后粉碎成粉末,制成干膏粉;
步骤二:在获得的干膏粉中加入相对于干膏粉质量0.2~0.4倍的蔗糖粉和0.1~0.2倍的糊精,制成颗粒,于40~50℃干燥,获得颗粒剂。
当所述中药的剂型为胶囊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凤菊,未经程凤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4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