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片测试平台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43076.5 | 申请日: | 2015-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5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 发明(设计)人: | 唐电;樊坤;郭立;陈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2S50/15 | 分类号: | H02S50/15 |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周长清 |
| 地址: | 410111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太阳能电池 测试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片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的测试是电池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工序,该工序的目的之一就是测试太阳能电池的各种物理参数,然后对这些电池片按照要求进行分类和分析。太阳能电池在一定温度下接受一定的辐照度的太阳光照射,其电流和电压会有所变化,布置正负探针,采集电池IV数据,根据其变化可以计算出太阳能电池片的效率。为测试背接触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的IV特性,需要分别测量正极和负极的电流和电压,即需要在电池片的背面布置测试探针,测量每个电极点的电流和电压,然后利用电路汇集起来。
由于测试探针全部在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背接触太阳能电池在测试时必须固定。现有的固定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方法是在正面用透明玻璃压住电池片;另一种方法是将电池片吸附在测试平台上。第一种方法的缺点是玻璃会把一部分阳光反射掉,实际到达电池片表面的光强达不到预先设定的数值,影响测量的准确性。而采用第二种方法时往往面临如下问题,其一,经过烧结后的电池片一般会翘曲,在实际使用中,其设计的平台会存在吸附不上的问题;其二,背接触电池在测试过程中,吸附力不够,当探针顶升力大于吸附力时,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增强吸附力、提高测试精度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片测试平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片测试平台,包括相对设置、可升降的上台面和下台面,所述下台面上设有测试探针,所述太阳能电池片置于上台面上,所述上台面上设有若干利于测试探针伸入并接触太阳能电池片电极点的测试孔,每一个所述测试孔的周边围设一个利于将太阳能电池片紧固吸附于上台面的环形吸附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上台面上沿太阳能电池片运送的方向设有用于容纳运输带的通槽,所述通槽的深度大于运输带的厚度。
所述若干测试孔平行于通槽排布成多排,每一排的测试孔间隔处设置条形吸附槽,所述条形吸附槽的开槽方向沿多排测试孔的排布方向布置。
所述环形吸附槽设于上台面且与测试孔同轴布置,所述环形吸附槽的一端贯通设有与条形吸附槽平行的缓冲槽,所述环形吸附槽、缓冲槽以及条形吸附槽的槽宽均为2~3mm。
多排所述测试孔的中间设置若干将翘曲的太阳能电池片中部拉平并贴合于上台面的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沿通槽的方向间隔错位排布,每一个所述真空吸盘的顶部均高于上台面。
所述真空吸盘由轻质硅胶材料制备而成。
所述上台面的侧面设有多路真空入口,其中:一路真空入口与真空吸盘连通,其他路真空入口与环形吸附槽、条形吸附槽连通,与真空吸盘间距相同的两排测试孔周边的环形吸附槽、条形吸附槽连通,并共用同一路真空入口。
所述真空入口与真空吸盘、环形吸附槽以及条形吸附槽之间均通过真空通道连通,所述真空通道开设于上台面的内部。
所述测试探针包括一根探针柱和两个探针体,所述探针柱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于下台面上,上端通过绝缘座与两探针体紧固连接,每个测试孔对应一个测试探针的两个探针体以用于检测同一个电极点的电流和电压。
所述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片测试平台还包括上台面支架和下台面支架,所述上台面通过螺钉固定于上台面支架上,所述下台面通过螺钉固定于下台面支架上,所述上台面由铝合金材料制备而成,且上表面镀有一层氧化膜,做绝缘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片测试平台,其每一个测试探针对应一个测试孔,每一个测试孔的周边围设一个环形吸附槽,此环形吸附槽有效增强吸附力,从而使得吸附力大于测试探针在测试过程中的顶升力,提高测试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片的背面电极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片测试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上台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测试探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上台面;10、上台面支架;11、测试孔;12、通槽;2、下台面;20、下台面支架;21、测试探针;211、探针柱;212、探针体;213、绝缘座;4、真空吸盘;51、环形吸附槽;510、缓冲槽;52、条形吸附槽;6、真空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30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