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滚珠卡合的单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41772.2 | 申请日: | 2015-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8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游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洋单向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41/064 | 分类号: | F16D41/064;F02N1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晋小华 |
地址: | 40005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珠 单向 | ||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滚珠卡合的单向器,本单向器包括压簧、挡板、护罩、外环和内环;外环和内环均为圆环结构,内环安装在外环内,且内环的内壁上设置有键槽,护罩固定安装在外环的一侧,挡板固定在外环的另一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滚珠;内环的外壁上开设有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截面为圆弧形的多个楔形槽,且楔形槽的深度逐渐减小;滚珠设置外环和内环之间,并位于楔形槽内;压簧的一端固定在楔形槽较深一端的侧壁上,而压簧的另一端顶压在滚珠上;由于滚珠为中心对称的球体,所以滚珠与楔形槽内不会歪斜的现象,从而可防止卡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向器,尤其涉及一种滚珠卡合的单向器。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动机启动时,先要由起动机带动发动机的飞轮转动,然后发动机才能启动;但当发动机点火启动后,其飞轮的转速会迅速超越启动机的转速,为了避免发动机反向的带动启动机转动,因此在发动机与起动机之间设置了单向器,又叫超越离合器,因此在发动机的转速超过启动机的转速后,单向器将被分离,从而避免发动机带动启动机转动。
在换挡时也会用到单向器,当由高速档换到低速档时,由于输出轴刚脱离高速齿轮,所以输出轴依然具有一个较高的转速,因此当输出轴与低速齿轮连接后,要使输出轴与低速齿轮具有一个相同的速度就需要输出轴有一个减速过程,否则输出轴就会反向带动低速齿轮转动,或使低速齿轮出现打齿现象,从而对齿轮形成冲击,使齿轮迅速被损坏,因此在电动车上也设置了单向器,防止输出轴反向带动低速齿轮。
现有的超越离合器一般由外环、内环、护罩、挡板、滚柱和压簧构成。滚柱安装在本体内壁上开设的楔形定位槽中,在楔形定位槽中还设置有压簧,一个压簧对应一个滚柱,压簧驱动滚柱在楔形定位槽内移动。虽然滚柱由护罩和挡板轴向限位,但滚柱与护罩及挡板之间存在有间隙,这样滚柱在楔形定位槽内运动时难免会产生歪斜,由此易造成卡滞,从而影响超越离合器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滚珠卡合的单向器,以解决现有单向器的卡滞问题。
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滚珠卡合的单向器,包括压簧、挡板、护罩、外环和内环;所述外环和内环均为圆环结构,所述内环安装在外环内,且内环的内壁上设置有键槽,所述护罩固定安装在外环的一侧,挡板固定在外环的另一侧;还包括滚珠;所述内环的外壁上开设有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截面为圆弧形的多个楔形槽,且楔形槽的深度逐渐减小;所述滚珠设置外环和内环之间,并位于楔形槽内;所述压簧的一端固定在楔形槽较深一端的侧壁上,而压簧的另一端顶压在滚珠上。
本基础方案中,将上述的滚柱改为滚珠,且滚珠位于内环的楔形槽内,从而使得楔形槽对滚珠具有限位的作用,且滚珠为球体,只要位于楔形槽内,无论滚珠怎样运动都不会出现歪斜的现象,从而引起卡滞现象;另外由于楔形槽的截面为弧面,从而可增大楔形槽表面与滚珠表面接触的面积,从而可弥补滚珠与楔形槽接触面积小的问题。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外环内壁上设置定位环槽,定位环槽与所述楔形槽相对;限位环槽与楔形槽配合对滚珠具有进一步限位的作用,使得滚珠在外环和内环之间受力更加稳定,同时还可以使滚珠与外环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进一步防止打滑。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压簧的自由端套设了一顶压盖,顶压盖上还设置了一个球面凹槽,所述滚珠的表面与球面凹槽配合;顶压盖上的球面凹槽可增大顶压盖与滚珠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压簧对滚珠的顶压效果更好,且球面凹槽也对滚珠具有一定的限位作。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内环上处于同一平面的楔形槽为一层,所述楔形槽设置了多层;由于内环的尺寸有限,所以在同一层面上不能设置太多楔形槽,从而增加滚珠的数量,以获得更大的摩擦力,所以可以多层楔形槽,以增设滚珠。
附图说明
图1为滚珠卡合的单向器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2为滚珠卡合的单向器实施例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洋单向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洋单向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1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牵引制动机构
- 下一篇:X射线管的轴承组件及其X射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