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新型纯电动夯实机的可移动电源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41384.4 | 申请日: | 2015-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9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吕本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永重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李兴寰 |
地址: | 40216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新型 电动 夯实 移动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补充设备方面,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新型纯电动夯实机的可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夯实机利用冲击和冲击振动作用分层夯实回填土的压实机械。分火力夯、蛙式夯和快速冲击夯等。快速冲击夯由电动机经减速器和曲柄连杆机构带动夯锤做快速冲击运动以夯实土壤,夯锤跳离地面时,操作者可推动机械前进,为减轻机体振动,使汽缸竖向轴线朝前偏斜。设缓冲弹簧组。夯土机夯实粘性土壤的效果较佳,但其夯锤面积有限,不宜用于大面积土方的夯实作业。对于砂土、砾石则需另选用振动捣固机予以捣实。现如今夯实机市场中应用越来越广,但是由于工作条件限制,亏电等情况一直固执着人们,因此用于电动夯实机的可移动电源应运而生,然而却存在着体积过大,不易携带,电量不充足,充电效率低等情况,这些方面均需要不断改进。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新型纯电动夯实机的可移动电源。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型纯电动夯实机的可移动电源,包括电瓶充电手,功率调节旋钮,安全保险插口和保护电路,移动电源外壳下侧安装有两个所述电瓶充电手,所述电瓶充电手端部安装有绝缘导线,所述绝缘导线端部安装在所述移动电源外壳上,所述移动电源外壳内部安装有所述保护电路,所述移动电源外壳正面安装有电量显示槽,所述电量显示槽上部安装有所述安全保险插口,所述安全保险插口上部安装有充电安全显示按钮,所述充电安全显示按钮一侧安装有机器总开关,所述机器总开关一侧安装有所述功率调节旋钮,所述功率调节旋钮上部安装有移动电源把手,所述移动电源把手一侧安装有野外照明灯,所述移动电源外壳背面安装有充电手安置槽。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稳定性,所述移动电源外壳两侧通过槽固定有两个所述电瓶充电手,所述电瓶充电手端部与所述绝缘导线通过锁紧环固定一起,所述绝缘导线与所述移动电源外壳功能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稳定性,所述保护电路安装在所述移动电源外壳内部,所述移动电源外壳嵌入有所述电量显示槽,所述移动电源外壳上嵌入有所述安全保险插口。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稳定性,所述安全保险插口与所述充电安全显示按钮相连接,所述移动电源外壳上固定有所述机器总开关和所述功率调节旋钮。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稳定性,所述移动电源外壳通过螺栓固定有所述移动电源把手,所述移动电源外壳上固定有所述野外照明灯,所述移动电源外壳与所述充电手安置槽相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机器体积适中,方便出行携带;充电安全,充电效率高,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新型纯电动夯实机的可移动电源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电瓶充电手;2、绝缘导线;3、充电手安置槽;4、充电安全显示按钮;5、移动电源把手;6、机器总开关;7、功率调节旋钮;8、野外照明灯;9、安全保险插口;10、电量显示槽;11、移动电源外壳;12、保护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永重重工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永重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13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