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斑、红斑消退膏的制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41370.2 申请日: 2015-11-28
公开(公告)号: CN105343204A 公开(公告)日: 2016-02-24
发明(设计)人: 赖坤流;李先强 申请(专利权)人: 赖坤流
主分类号: A61K36/71 分类号: A61K36/71;A61P17/00;A61K33/06;A61K31/422;A61K31/12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38000 广西壮族自治***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黑斑 红斑 消退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黑斑、红斑消退膏的制作方法,具体是一种多中药浓缩消退膏的制作方法,属于医药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药面膜美容法是通过多种中药的外用来防病健身、延衰驻颜或治疗损美性皮肤疾病的一种美容方法。中药美容法是中医美容各种方法中内容最丰富的一部分,化妆品常用美容中药一般可分为保健型和治疗型两大类。保健型美容中药多具有滋润肌肤、防皱除纹、悦色增白、护发增辉、护肤防裂等作用,如古代本草文献中所谓“好颜色”、“悦泽人面”、“白丽”等功效。治疗型美容中药多具有乌发、除黑黠、去粗刺、灭瘢痕、蚀赘疣、消黑子、疗疮疡等功效。中药美容法因其内容丰富,故又是各种美容方法中最重要的一种,成为目前中医美容学的重点研究内容。

由于面部皮肤与外界自然环境的接触,难免受到有害物质的侵蚀,另外随着人体年龄的增加,皮肤的逐渐衰老,等各种原因,人们的面部难免会出现痤疮、皮肤干燥、红斑、黑斑、角质老化等现象。在已有技术中,面部化妆品种类繁多,效果各异,其最大的缺点是治标不治本,只注重于面部肌肤的营养与灭螨虫,没有从皮肤衰老肌理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注意表面现象,所以效果较差,不能消除一些顽固的红斑、黑斑、结节。

发明内容

面部的美容涉及肌肤的生理学研究,以中医学观点分析人体面部及肌肤出现的病理变化,如果排除损伤性破坏,大都属于皮虚血燥、虫菌侵害、风毒蕴结,致黑斑、红斑、白斑、疮疥、粗糙等病理症状,治疗应采取清热拔毒、杀虫灭菌、祛风散结的中药结合外用。

一种黑斑、红斑消退膏的制作方法解决问题所采取技术方案为按下面的制作步骤:

一、所用的制作原料:桑叶20份、菊花15份、三七20份、夏枯草15份、赤芍10份、荆芥10份、麻黄10份、淀粉70份、呋喃唑酮1份、樟脑2份、白矾2份;二、将桑叶、菊花、三七、夏枯草、赤芍、荆芥、麻黄混合后与5倍质量的水煎煮30分钟后后滤取得中药液;三、将呋喃唑酮、樟脑、白矾混合碾碎成药粉末;四、将药粉末、淀粉、滤取得的中药液混合一起搅拌均匀成混合糊状药膏;五、将混合糊敷入柱状模壳中,厚度0.5~1厘米;六、用高温水蒸汽加热装药模壳使糊状药膏熟化定型,加热温度100℃~120℃;七、降温后脱模、密封、脱氧包装成可储存的产品。

下面先简述一种黑斑、红斑消退膏的制作方法中所用的原料药性功效:桑叶:味甘,苦;性寒;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菊花的功效与作用:化淤消脂、清凉降压、可清热解毒、平肝明目、散风清热。三七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夏枯草清肝、散结、利尿;治瘟病、乳痈、目痛、黄疸、淋病、高血压等症;叶可代茶。赤芍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主治温热病热入营血的发热、红斑、皮疹、舌质红绛。荆芥功能主治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麻黄中含有麻黄碱,有抑菌杀虫,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生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疽,痰核。淀粉的作用是与水高温后能成为结合水的软性淀粉,同时将药物结合成一整体。呋喃唑酮片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细菌性痢疾,肠炎、霍乱,也可以用于伤寒、副伤寒、贾第鞭毛虫病、滴虫病等。樟脑功效:除湿杀虫,温散止痛,开窍辟秽;主治疥癣、瘙痒、跌打伤痛、牙炎肿痛。白矾的功效与作用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

一种黑斑、红斑消退膏的制作方法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黑斑、红斑消退膏的制作方法通过分析人体面部及肌肤出现的病理变化,属于皮虚血燥、虫菌侵害、风毒蕴结,致黑斑、红斑、白斑、疮疥、粗糙等病理症状,采取清热拔毒、杀虫灭菌、祛风散结的中要、西药结合,以淀粉作为粘附剂经熟化、灭菌、定型成为外用结合水的药膏,密封脱氧包装并保持湿度,达到最好的外用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优选实施例对一种黑斑、红斑消退膏的制作方法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黑斑、红斑消退膏的制作方法适合于一个成年人面部使用的一块药膏是按下面的原料及方法进行制作:一、所用的制作原料:桑叶20克、菊花15克、三七20克、夏枯草15克、赤芍10克、荆芥10克、麻黄10克、淀粉70克、呋喃唑酮1克、樟脑2克、白矾2克;二、将桑叶、菊花、三七、夏枯草、赤芍、荆芥、麻黄混合后与5倍质量的水煎煮30分钟后后滤取得中药液;三、将呋喃唑酮、樟脑、白矾混合碾碎成药粉末;四、将药粉末、淀粉、滤取得的中药液混合一起搅拌均匀成混合糊状药膏;五、将混合糊敷入柱状模壳中,厚度0.5~1厘米;六、用高温水蒸汽加热装药模壳使糊状药膏熟化定型,加热温度100℃~120℃;七、降温后脱模、密封、脱氧包装成可储存的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坤流,未经赖坤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13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