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防夹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41221.6 | 申请日: | 2015-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3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赵迎孹;张洪臣;张雅岚;江洋;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楼宇设备制造(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26 | 分类号: | B66B1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802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防夹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防误伤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防夹手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电梯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1米/秒以下)、快速电梯(1~2米/秒)和高速电梯(2米/秒以上)。
随着电梯应用场所日益广泛,采用玻璃门(轿门、厅门)的电梯也逐渐增多。孩子常常会把手贴到电梯玻璃门上看电梯内、外的事物,小孩手较细,开门时容易被玻璃门拖曳到夹缝中导致伤害,此类事故也常有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防夹手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防夹手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ⅰ)电梯开门;
(ⅱ)常闭触点开关是否打开,如果常闭触点开关打开执行步骤(ⅲ),如果常闭触点开关未打开则执行步骤(ⅶ);
(ⅲ)电梯失去开门动力;
(ⅳ)进入T秒计时等待;
(ⅴ)判断T秒计时是否到达,如果未到达T秒执行步骤(ⅳ),如果到达T秒则执行步骤(ⅵ);
(ⅵ)判断常闭触点开关是否关闭,如果常闭触点开关关闭执行步骤(ⅶ),如果常闭触点开关未关闭执行步骤(ⅲ);
(ⅶ)电梯正常开门。
步骤(ⅳ)、步骤(ⅴ)中的T为1、1.5、2。
步骤(ⅱ)、步骤(ⅵ)中的常闭触点开关为设置在轿门中的轿门前壁常闭触点开关、轿门操纵壁常闭触点开关中的一个。
步骤(ⅱ)、步骤(ⅵ)中的常闭触点开关为设置在各楼层门套上的门套左常闭触点开关、门套右常闭触点开关中的一个。
步骤(ⅱ)、步骤(ⅵ)中的常闭触点开关为门厅门锁开关。
所述的轿门前壁常闭触点开关、轿门操纵壁常闭触点开关、门套左常闭触点开关、门套右常闭触点开关串联在控制系统中。
本发明能够有效的防止电梯夹手事故的出现,控制电路中串联了多个各个位置的常闭触点开关,即手指可能夹伤的各个位置均设置有常闭触点开门,在判断等待期间,电梯门的动作停止或反向运行能够避免二次伤害,本发明适用性强,稳定性好,提高了电梯使用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控制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微动开关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
1轿门前壁常闭触点开关2轿门操纵壁常闭触点开关
3门套左常闭触点开关4门套右常闭触点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电梯防夹手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ⅰ)电梯开门(S1)。
(ⅱ)常闭触点开关是否打开,如果常闭触点开关打开执行步骤(ⅲ),如果常闭触点开关未打开则执行步骤(ⅶ)(S2)。
(ⅲ)电梯失去开门动力(S3)。
(ⅳ)进入T秒计时等待(S4)。
(ⅴ)判断T秒计时是否到达,如果未到达T秒执行步骤(ⅳ),如果到达T秒则执行步骤(ⅵ)(S5)。
(ⅵ)判断常闭触点开关是否关闭,如果常闭触点开关关闭执行步骤(ⅶ),如果常闭触点开关未关闭执行步骤(ⅲ)(S6)。
(ⅶ)电梯正常开门(S7)。
步骤(ⅳ)、步骤(ⅴ)中的T为1、1.5、2。
步骤(ⅱ)、步骤(ⅵ)中的常闭触点开关为设置在轿门中的轿门前壁常闭触点开关1、轿门操纵壁常闭触点开关2中的一个。
步骤(ⅱ)、步骤(ⅵ)中的常闭触点开关为设置在各楼层门套上的门套左常闭触点开关3、门套右常闭触点开关4中的一个。
步骤(ⅱ)、步骤(ⅵ)中的常闭触点开关为门厅门锁开关。
所述的轿门前壁常闭触点开关1、轿门操纵壁常闭触点开关2、门套左常闭触点开关3、门套右常闭触点开关4串联在控制系统中。
所述的轿门前壁常闭触点开关1与轿门前壁上设置的活动的压感连接件相连,如果手指或身体其他部位挤压轿门前壁上的压感连接件,轿门前壁常闭触点开关1打开。
所述的轿门操纵壁常闭触点开关2与轿门操纵壁上设置的活动的压感连接件相连,如果手指或身体其他部位挤压轿门操纵壁上的压感连接件,轿门操纵壁常闭触点开关2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楼宇设备制造(天津)有限公司,未经日立楼宇设备制造(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412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屏的面板及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型无膜燃料电池电极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