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烫伤的中药配方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39421.8 | 申请日: | 2015-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6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雅芳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7/02;A61K35/36;A61K3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05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烫伤 中药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烫伤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现代西医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可解决的问题,中药传统治疗方法被重新认识和重视,烫伤是日常生活当中最常见的一个意外,如经常进厨房的家庭主妇还有年龄较小的宝宝,是烫伤的主要人群。尤其是孩子,因危险意识不强,在倒开水的时候或者走进厨房想去“帮忙”炒菜时,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烫伤。一般烫伤后会伴随出血和疼痛,如果通过常规治疗,需要很长时间的治疗,伤口容易创面感染和交叉感染,且治愈后冻伤部位容易留下疤痕,造成行动不便,影响人们活动并且带来巨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烫伤的中药配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烫伤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红花10~25克、附子15~30克、威灵仙20~30克、艾叶15~30克、龙骨15~30克、血竭10~15克、穿山甲15~25克、参三七20~40克、干姜15~35克,其余为水。
作为优选:所述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红花5克、附子30克、威灵仙30克、艾叶30克、龙骨30克、血竭15克、穿山甲25克、参三七40克、干姜35克。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中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药材制成:红花15克、附子20克、威灵仙25克、艾叶20克、龙骨20克、血竭10克、穿山甲15克、参三七20克、干姜25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般烫伤用药一周左右即可痊愈,能有效防止和控制创面感染和交叉感染,且无任何不良副作用,治愈后创面不留疤痕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1,本例的一种用于治疗烫伤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红花10~25克、附子15~30克、威灵仙20~30克、艾叶15~30克、龙骨15~30克、血竭10~15克、穿山甲15~25克、参三七20~40克、干姜15~35克,其余为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烫伤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黄芪45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穿山甲15克,川芎6克、三七3克,党参30克、白术12克。其余为水。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治疗烫伤的中药配方,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1)将红花15克、附子20克、威灵仙25克、艾叶20克共研磨成药粉;2)龙骨20克、血竭10克、穿山甲15克、参三七20克、干姜25克等倒入搪瓷器皿内,用强火使其达到沸点;3)改用文火慢煎搪瓷器皿内的药料,随机搅拌,搅拌均匀时,将后熄灭待药凉后装入瓶内;4)上述药物使用时,只需将药涂于患处,每日2~3次。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烫伤的中药配方,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1)将红花5克、附子30克、威灵仙30克、艾叶30克共研磨成药粉;2)龙骨30克、血竭15克、穿山甲25克、参三七40克、干姜35克等倒入搪瓷器皿内,用强火使其达到沸点;3)改用文火慢煎搪瓷器皿内的药料,随机搅拌,搅拌均匀时,将后熄灭待药凉后装入瓶内;4)上述药物使用时,只需将药涂于患处,每日2~3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般烫伤用药一周左右即可痊愈,能有效防止和控制创面感染和交叉感染,且无任何不良副作用,治愈后创面不留疤痕等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雅芳,未经王雅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94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共振检查床
- 下一篇:一种专门用于马桶上的坐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