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草药植物营养粉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39312.6 申请日: 2015-11-27
公开(公告)号: CN105347993A 公开(公告)日: 2016-02-24
发明(设计)人: 李小丹 申请(专利权)人: 李小丹
主分类号: C05G3/02 分类号: C05G3/02
代理公司: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代理人: 张汉青
地址: 516000 广东省惠州***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中草药 植物 营养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植物营养粉,具体地说是一种作为叶面喷施的中药植物营养粉。

背景技术

植物叶面喷肥是通过叶片上的许多气孔,从空气中吸入二氧化碳和利用根部从土壤里吸收的水分、矿质元素再由茎向上运输到叶片,然后以太阳光为能源,在叶绿体中酶的作用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炭水化合物,供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将化学肥料中各种矿质元素水溶液直接喷到叶片上被气孔吸收利用,效果则更快。如菊花进行根外追肥,下部叶片可不致脱落,而且能提前10—20天开花。对唐菖蒲喷施后,球根增大,叶大而厚,花朵也变大增多。叶面喷肥是追肥的一种形式,也叫根外施肥,具有用肥少,肥效高,肥效快、利用率高的优点。目前以中草药制成具有营养、病之营养粉作为植物叶面喷施少有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植物具有防病及营养作用的中草药植物营养粉。

技术方案:一种中草药植物营养粉,由如下原料制成:牡荆叶灰、油茶树叶灰、臭椿叶、沙参根、绞股蓝叶茎、紫花苜蓿叶茎。

进一步,由如下原料重量份制成:牡荆叶灰2-3、油茶树叶灰1-2、臭椿叶6-15、沙参根20-40、绞股蓝叶茎30-50、紫花苜蓿叶茎10-20。

再进一步,由如下原料重量份制成:牡荆叶灰2、油茶树叶灰1、臭椿叶10、沙参根35、绞股蓝叶茎40、紫花苜蓿叶茎12。

有益效果:本发明以粉配水使用,作为植物叶面喷施。提高肥料利用率,明显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特点。而且具有较好的杀虫、防病、治病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原料介绍如下:

牡荆,拉丁学名VitexnegundoL.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方形,密生灰白色绒毛。叶对生,掌状5出复叶,小叶片边缘有多数锯齿,无毛或稍有毛。圆锥状花序顶生;花萼钟形,顶端有5齿裂;花冠淡紫色,顶端有5裂片。生于山坡路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牡荆叶具有治头癣、脚癣、驱虫功效。

油茶树,拉丁文名CamelliaoleiferaAbel.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茶子饼:外用治皮肤搔痒,浸出液灭钉螺、杀蝇蛆。

臭椿,拉丁学名Ailanthusaltissima(Mill.)Swingle。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色至灰黑色,因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而得名。叶可饲椿蚕(天蚕);树皮、根皮、果实均可入药,有清热利湿、收敛止痢等效;种子含油35%。臭椿挥发出的特殊臭味具有很强的杀菌除虫功效,并可与其他物质混合成杀虫剂,所以臭椿对病虫害抵抗能力较强,病虫害危害较轻。臭椿叶点霉病和白粉病是主要危害叶部的病害,要及早发现及时防治。臭椿沟眶象、斑衣蜡蝉、樗蚕蛾、臭椿皮灯蛾、椿大象甲等是危害臭椿的主要害虫。

沙参,拉丁学名:AdenophorastrictaMiq.桔梗科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胡萝卜状,不分枝,高可达1米,植株直立而不分枝,假总状或圆锥花序,狭窄,花梗短,花萼全缘或具齿;花冠常紫色或蓝色,花梗短,花丝下部扩大成片状,花药细长;子房下位,胚珠多数。种子椭圆状。7-8月开花。以根入药。秋季刨采,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刮去粗皮,即时晒干。无毒,甘而微苦,有滋补、祛寒热、清肺止咳,也有治疗心脾痛、头痛、妇女白带之效。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根煮去苦味后,可食用。

绞股蓝,又称:天堂草、福音草、超人参、公罗锅底、遍地生根、七叶胆、五叶参和七叶参等,拉丁文名:Gynostemmapentaphyllum(Thunb.)Makino葫芦科、绞股蓝属草质攀援植物;茎细弱,具分枝,具纵棱及槽,无毛或疏被短柔毛[1]。日本称之甘蔓茶。绞股蓝喜阴湿温和的气候,多野生在林下、小溪边等荫蔽处,多年生攀援草本。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陕西平利、甘肃康县、湖南、湖北,云南、广西等省,号称“南方人参”,生长在南方的绞股蓝药用含量比较高,民间称其为神奇的“不老长寿药草”,1986年,国家科委在“星火计划”中,把绞股蓝列为待开发的“名贵中药材”之首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小丹,未经李小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93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