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D打印用双组分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38044.6 | 申请日: | 2015-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4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 发明(设计)人: | 蔺喜强;李景芳;张涛;霍亮;李国友;张楠;廖娟;王宝华;戢文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朱婷婷 |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 组分 水泥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3D打印用双组分水泥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A和B两种混合组分,按A和B的质量比为10~15:1,其中,A混合组分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硫铝酸盐水泥34%~40%;
无机粉料0%~6%;
尾矿机制砂40%~44%;
高分子聚合物2.5%~3.0%;
缓凝剂0.3%~1%;
减水剂0.15%~0.5%;
体积稳定剂1%~2%;
消泡剂0.05%~0.1%;
拌合水12%~13.4%;
B混合组分为胶状,其中各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水泥促凝剂2%~3%;
触变剂3%~4%;
消泡剂1%~1.5%;
拌和水94%~9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用双组分水泥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粉料是粉煤灰、矿渣粉、硅灰、活化煤矸石粉或高炉矿渣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用双组分水泥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凝剂由重量占A总重量0.2%~0.6%的四硼酸钠、0.1%~0.35%的葡糖糖酸钠和0%~0.05%的酒石酸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用双组分水泥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是氨基磺酸盐减水剂或聚羧酸系减水剂。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3D打印用双组分水泥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积稳定剂由重量占A总重量0.05%~0.5%的淀粉醚、0.1%~0.2%的聚丙烯纤维和0.85%~1.3%的减缩剂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3D打印用双组分水泥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合物或丙烯酸酯聚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3D打印用双组分水泥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是硬脂酸单甘油酯或疏水二氧化硅;所述水泥促凝剂是碳酸锂。
8.根据权利要求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3D打印用双组分水泥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变剂是羟乙基纤维素醚触变剂或有机膨润土触变剂,占B组合物总重量的3%~4%。
9.权利要求6~8任意一种所述的3D打印用双组分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混合组分的制备、B混合组分的制备、A和B混合组分的混合步骤,其中,
A混合组分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缓凝剂:按比例取四硼酸钠、葡糖糖酸钠和酒石酸,将各组分材料混合均匀制备成缓凝剂,放置待用;
步骤二、制备体积稳定剂:按比例称取淀粉醚、聚丙烯纤维和减缩剂,将各组分材料混合均匀,制备成体积稳定剂,放置待用;
步骤三、制备A混合组分:按比例称取硫铝酸盐水泥、无机粉料、尾矿机制砂、高分子聚合物、缓凝剂、体积稳定剂、消泡剂、减水剂和拌合水,先将固体粉料混合均匀,然后加拌合水充分搅拌后混匀,放置待用,至此,3D打印技术用双组分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A混合组分制备完成;
B混合组分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水泥促凝剂溶液,按比例称取拌合水和水泥促凝剂碳酸锂,然后搅拌溶剂的过程中加入碳酸锂,使其充分溶解待用;
步骤二、制备B组分材料:按比例称取触变剂和消泡剂并将两者混合均匀,然后将制备的水泥促凝剂溶液在搅拌机中搅拌,在搅拌过程中缓缓加入混合好的触变剂和消泡剂,直至将各组分材料混合均匀,至此,3D打印用双组分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B混合组分制备完成;
A和B混合组分的混合:
将制备好的A、B混合组分质量按A:B=10~15:1的比例分泵入双组份材料建筑3D打印机,在挤出口处用高速螺旋混合设备混合后挤出A+B复合的3D打印用双组分水泥基复合材料。
10.权利要求1~4或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3D打印用双组分水泥基复合材料在建筑3D打印技术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80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