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层框筒结构竖向绝对变形及差异变形监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37752.8 | 申请日: | 2015-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66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韦永斌;林金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13/24 | 分类号: | G01B13/24;G01C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宋元松 |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 结构 竖向 绝对 变形 差异 监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高层框筒建筑结构竖向绝对变形及差异变形监测装置及方法,控制主机、连接于所述控制主机的外框测高组件以及内筒测高组件,所述外框测高组件包括设于超高层框筒建筑结构外部的测高设备、设于基础参考点的第一棱镜及沿所述外框架四周均分布置的多个第二棱镜,所述控制主机通过测高设备计算得到多个第二棱镜的绝对标高值;所述内筒测高组件包括设于外框架上的至少一第一静力水准仪及沿所述内核心筒四周均分布置的多个第二静力水准仪,其中,一个第一静力水准仪与一个第二棱镜均布置于预设的共用测点。本发明不仅能有效准确监测建筑结构竖向绝对变形及差异变形,而且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节省人工,提高了施工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高层框筒结构竖向绝对变形及差异变形监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超高层框筒建筑结构施工中,各层结构的绝对标高能否达到设计所要求的高度关系到整个建筑的美观及安全。另外,外框架和核心筒的竖向变形差对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均有不利影响,例如,该竖向差异变形会导致水平构件产生附件应力和倾斜、墙体开裂以及电梯受损等,因此,在超高层框筒结构的施工中,需要进行外框架和核心筒的竖向差异变形进行监测和补偿,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超高层框筒结构竖向绝对变形及差异变形监测装置及方法,不仅能有效准确监测建筑结构竖向绝对变形及差异变形,而且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节省人工,提高了施工的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超高层框筒结构竖向绝对变形及差异变形监测装置,所述超高层框筒建筑结构设置有多个监测楼层,每一监测楼层包括外框架及设于外框架中的内核心筒,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控制主机、连接于所述控制主机的外框测高组件以及内筒测高组件,所述外框测高组件包括设于超高层框筒建筑结构外部的测高设备、设于基础参考点的第一棱镜及沿所述外框架四周均分布置的多个第二棱镜,所述控制主机通过测高设备计算得到多个第二棱镜的绝对标高值;所述内筒测高组件包括设于外框架上的至少一第一静力水准仪及沿所述内核心筒四周均分布置的多个第二静力水准仪,其中,一个第一静力水准仪与一个第二棱镜均布置于预设的共用测点,所述内筒测高组件还包括设于每一监测楼层且连接于控制主机的静力水准仪采集模块,所述静力水准仪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第一静力水准仪及第二静力水准仪的测量数据,所述控制主机根据所述测量数据计算得到多个第二静力水准仪的绝对高度值,以及根据第二棱镜的绝对高度值与多个第二静力水准仪的绝对高度值计算得到监测楼层的框筒绝对变形及差异变形值。
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超高层框筒结构竖向绝对变形及差异变形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通过所述测高设备测量得到多个第二棱镜相对于第一棱镜的相对高度值,所述控制主机根据第一棱镜的绝对高度值及第二棱镜的相对高度值计算得到多个第二棱镜的绝对高度值及共用测点的第一静力水准仪的绝对高度值;
步骤S12:通过所述静力水准仪采集模块采集多个第二静力水准仪相对所述第一静力水准仪的相对高度值,所述控制主机根据第一静力水准仪的绝对高度值以及第二静力水准仪的相对高度值计算得到多个第二静力水准仪的绝对高度值;
步骤S13:所述控制主机根据多个第二棱镜的绝对高度值及多个第二静力水准仪的绝对高度值计算得到监测楼层的框筒绝对变形及差异变形值。
本发明超高层框筒结构竖向绝对变形及差异变形监测装置及方法不仅能有效准确监测建筑结构竖向绝对变形及差异变形,而且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节省人工,提高了施工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超高层框筒建筑结构竖向绝对变形及差异变形监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监测层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监测层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建柏利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77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尺寸检测装置
- 下一篇:测量植物叶基叶裂间夹角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