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豆薯果汁软糖的加工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837733.5 申请日: 2015-11-26
公开(公告)号: CN105410313A 公开(公告)日: 2016-03-23
发明(设计)人: 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 陈伟
主分类号: A23G3/48 分类号: A23G3/4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41305 安徽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豆薯 果汁 软糖 加工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豆薯果汁软糖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豆薯,又称凉薯、沙葛,属豆科豆薯属中能形成块根的栽培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植物。豆薯的块根肥大,肉洁白嫩爽多汁营养丰富,富含糖分和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人体所必须的钙、铁、锌、铜、磷、晒等多种微量元素,有生津止渴,清凉去热、解酒毒,降血压、血脂等功效,对心血管病都有很好的疗效。目前市场上豆薯产量丰富,开发豆薯深加工产品,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豆薯通常鲜食,生长周期短,且经济效益低,用于加工成豆薯果汁软糖可实现对豆薯原料的综合利用,食用方便,且便于储存,提高其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豆薯生长周期短问题,提供一种豆薯果汁软糖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豆薯果汁软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溶制淀粉糊→熬糖浆→调香精、色素→成型→包装→制坯→制馅→印模→蒸制→冷却→包装的制作工艺流程,具体操作步骤为:

(1)溶制淀粉糊:将豆薯淀粉800g、土茯苓粉350g、菊芋粉200g、川穹粉80g、黑糖700g、饴糖230g、水适量进行溶化水浴加热至78℃,用纱布过滤,同时将1kg水煮沸,慢慢冲入淀粉糊中,不断搅拌,冲成黏稠的淀粉糊状,然后加入西番莲450g、甘草200g、蜂蜜500g,柠檬酸粉末20g,不停进行搅拌使之溶化;

(2)熬糖浆:将淀粉糊放入不锈钢锅中加热熬煮,并用锅铲不断搅拌,避免煳锅,熬煮70min使水分蒸发,直至锅中不冒水蒸气为止;

(3)调香精、色素:将锅离火,加入20滴红橘香精,加入食用色素胭脂红溶液1-2滴,搅拌均匀;

(4)成型:倒在撒有淀粉的案板上待其成型;

(5)包装:冷却后用刀切成长5cm、宽2.5cm的长方块,撒上适量的抹茶糖粉,筛去多余的糖粉,包装后为成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产品色泽浅黄,有韧性,耐咀嚼,甘甜清香,口感柔软有弹性,具有豆薯特有的香糯风味;本产品富含蛋白质和淀粉,营养丰富,还具有生津止渴、清凉去热、降压降脂的功效,是一种老少皆宜、绿色健康的美味食品,操作简单,便于携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豆薯果汁软糖的加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溶制淀粉糊:将豆薯淀粉450g、高粱淀粉200g、麦芽淀粉80g、蔗糖400g、饴糖180g、水适量进行溶化水浴加热至75℃,用纱布过滤,同时将800g水煮沸,慢慢冲入淀粉糊中,不断搅拌,冲成黏稠的淀粉糊状,然后加入莲雾汁350g、蜂蜜200g、蔗糖230g,苹果酸粉末2g,不停进行搅拌使之溶化;

(2)熬糖浆:将淀粉糊放入不锈钢锅中加热熬煮,并用锅铲不断搅拌,避免煳锅,熬煮35min使水分蒸发,直至锅中不冒水蒸气为止;

(3)调香精、色素:将锅离火,加入6滴橘子香精,加入食用色素柠檬黄溶液4-5滴,搅拌均匀;

(4)成型:倒在撒有淀粉的案板上待其成型;

(5)包装:冷却后用刀切成长2cm、宽2cm的方块,撒上适量的黑芝麻,包装后为成品。

实施例2

一种豆薯果汁软糖的加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溶制淀粉糊:将豆薯淀粉300g、马铃薯淀粉120g、菱角粉80g、蛋白糖600g、淀粉糖浆100g、水适量进行溶化水浴加热至85℃,用纱布过滤,同时将450g水煮沸,慢慢冲入淀粉糊中,不断搅拌,冲成黏稠的淀粉糊状,然后加入醋栗汁500g、饴糖200g、蛋白糖350g、桂花粉18g、柠檬酸粉末1.8g,不停进行搅拌使之溶化;

(2)熬糖浆:将淀粉糊放入不锈钢锅中加热熬煮,并用锅铲不断搅拌,避免煳锅,熬煮28min使水分蒸发,直至锅中不冒水蒸气为止;

(3)调香精、色素:将锅离火,加入8-9滴草莓香精,加入食用色素栀子黄溶液3-5滴,搅拌均匀;

(4)成型:倒在撒有淀粉的案板上待其成型;

(5)包装:冷却后用刀切成长4cm、宽2.2cm的长方块,撒上适量的芝麻糖粉,筛去多余的糖粉,包装后为成品。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伟,未经陈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77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