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断路器灭弧室模拟系统及测试仪评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37649.3 | 申请日: | 201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7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明;程志万;彭晶;彭兆裕;钟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断路器 灭弧室 模拟 系统 测试仪 评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断路器灭弧室模拟系统,包括导电支撑筒、静触头导电支撑架、静触头导电固定板、静触头和动触头,导电支撑筒支撑且固定连接导电支撑架。静触头导电固定板通过绝缘固定件与导电支撑架的顶部固定,静触头通过导电固定件固定在静触头导电固定板上,且所述静触头下端为触指。所述动触头竖直向上依次穿过导电支撑筒且与触指相对。另外还提供了一种高压断路器测试仪评估系统,使用上述高压断路器灭弧室模拟系统,配合标准的已知机械特性参数的操作机构,用于实现对各种断路器动作特性测试仪评估和测试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压断路器灭弧室模拟系统及测试仪评估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越来越高,高压断路器(或称高压开关)它不仅可以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中的空载电流和负荷电流,它具有相当完善的灭弧结构和足够的断流能力,在电力系统中担负着控制和保护的双重任务,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机械特性参数则是判断高压断路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高压断路器主要包括两大部分:操作机构和灭弧室,因为高压断路器的机械特性主要是由操作机构性能所决定的,与高压断路器的灭弧室相关性不大,灭弧室只是起到灭弧室中的触头分、合闸时给高压断路器动作特性测试仪一个关合反馈信号,
目前,作为测量高压断路器机械特性的仪器为断路器动作特性测试仪,其种类繁多、质量参次不齐,而要想得到真实可靠的高压断路器性能评价,有必要搭建用于测试各种断路器动作特性测试仪的试验平台。如果直接购买一台高压断路器用于测试,价格昂贵,且灭弧室的价格就占到断路器价格的3/4左右。
因此,出于成本考虑,有必要设计一个简易的灭弧室模拟装置用于上述试验平台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断路器灭弧室模拟系统,配合现有的操作机构,搭建模拟高压断路器,构成了一种断路器动作特性测试仪评估系统,用于实现对各种断路器动作特性测试仪评估和测试的目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压断路器灭弧室模拟系统,包括导电支撑筒、静触头导电支撑架、静触头导电固定板、静触头和动触头,所述静触头为空心圆管。所述导电支撑筒包括导电上支撑板和导电下固定板,所述导电上支撑板支撑且固定连接所述导电支撑架。所述静触头导电固定板通过绝缘固定件与所述导电支撑架的顶部固定,所述静触头竖直穿过所述静触头导电固定板的中心孔、通过导电固定件固定在所述静触头导电固定板上,且所述静触头下端为触指。所述动触头竖直向上依次穿过所述导电下固定板和导电上支撑板的中心孔、且与所述触指相对。
优选的,在上述高压断路器灭弧室模拟系统中,所述导电下固定板为下固定法兰,导电上支撑板为上支撑法兰。
优选的,在上述高压断路器灭弧室模拟系统中,所述绝缘固定件包括绝缘垫片和两组螺栓组件,所述绝缘垫片通过所述螺栓组件垫衬且对称固定在所述静触头导电固定板的上下两侧,所述下侧绝缘垫片位于所述静触头导电固定板与所述导电支撑架的顶部之间。
优选的,在上述高压断路器灭弧室模拟系统中,所述静触头为上部带有外螺纹的空心圆管,所述导电固定件为两个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与所述静触头配合、分别位于所述静触头导电固定板的两侧。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压断路器测试仪评估系统,包括断路器动作特性测试仪、断路器操作机构以及如上述任意一种高压断路器灭弧室模拟系统。所述导电下固定板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操作机构的导电外壳上,所述断路器操作机构的输出轴竖直向上与所述动触头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断路器动作特性测试仪的时间测量通道正极与所述静触头的顶端相连接,所述断路器动作特性测试仪的时间测量通道负极与操作机构的接地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76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