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封口机冷却块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36142.6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6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胡清辉;高芬;胡建;柏云;杨明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乐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1/32 | 分类号: | B65B5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封口机 冷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机械领域,更具体涉及薄膜封口机冷却块。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薄膜封口机械中,尤其是薄膜薄膜封口机中在加热封口之后需要快速的将已封口的薄膜进行降温冷却以防止封口处变形,目前冷却的方式有三种:1、直接利用金属的导热性进行冷却,其缺点是连续封口时金属导热性有限导致冷却效果不佳;2、在金属冷却块内设置水冷装置,其缺点是水循环冷却的结构复杂,需要额外增加设备;3、空压机在封口处吹风令空气流通冷却,其缺点是冷却作用点不明确,能耗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效果好、结构简单、能耗低的薄膜封口机冷却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包括本体、连接孔、第一气道、第一进气孔、第二气道和第二进气孔,连接孔设置于本体,连接孔与第一气道相通,第一气道与第一进气孔相通,第一进气孔与第二气道相通,第二进气孔一端与第二气道相通另一端设于本体表面,第二气道贯通本体,第一气道、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均设置于本体内,能够通过金属导热,空气流通达到冷却的目的,并且通过空气流通达到使本体温度下降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孔连接外设空压机,达到加快空气流通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进气孔、第二气道和第二进气孔均设有多个,达到均匀分布在冷却块上的目的,提高冷却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进气孔、第二气道和第二进气孔三者设置数量相同,达到提高冷却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进气孔连通第一气道一端孔径小于连接第二气道一端孔径,达到加快空气流通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进气孔连接第二气道一端孔径小于另一端孔径,达到加快空气流通的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薄膜封口机冷却块的有益效果为:冷却效果好、结构简单、能耗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薄膜封口机冷却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薄膜封口机冷却块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薄膜封口机冷却块包括本体1、连接孔2和第二气道5。连接孔2设置于本体1外部,连接孔2为管状固定连接在本体1上,最优是采用焊接。连接孔2一端连接外接的空压机,另一端连接第一气道3,便于压缩空气在本体1内流通,带走热量提高冷却效果。第二气道5设置与本体1内,并且贯穿本体1,便于流通的空气带走本体1的热量,是空气流通出去,而不是仅在本体1内部循环。第二气道5设有多个,均匀分布在本体1内部,以便于均匀的降低本体1的温度。
如图2所示,连接孔2与第一气道3相通,第一气道3与第一进气孔4相通,第一进气孔4与第二气道5相通,第二进气孔6一端与第二气道5相通另一端设于本体1表面。第一进气孔4和第二进气孔6均设有多个,数量与第二气道5相等。压缩空气由连接孔2进入第一气道3,再经过第一气道3与第一进气孔4进入第二气道5,一部分空气由第二气道5排出,带走本体1的热量,另一部分空气由第二进气孔6直接作用在薄膜封口处。
第一进气孔4为上细下粗的圆锥形,便于气体排出,第二进气孔6为上细下粗的圆锥形,便于气体排出,同时空气与封口处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冷却效果好。
本发明冷却效果好、结构简单、能耗低。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乐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阴乐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61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边丝带助拉器
- 下一篇:组合式腕关节三维牵引固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