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及其操作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33716.4 | 申请日: | 2015-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8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 发明(设计)人: | 郭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张振伟;张颖玲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北环大道901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及其 操作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的移动终端操作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操作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人们的日常生活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越来越依赖,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应地,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功能和硬件要求也越来越高,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移动终端的显示单元尺寸也越做越大,给用户提供高清分辨率和广阔的应用空间,也能集成性能更高的芯片、以及更长的续航时间。
然而大尺寸(如大于5英寸)的显示单元的移动终端也有自身的不足,为用户的操作带来了一定的不便,特别是在用户单手握持或双手都在忙于其他事情时,难以进行操作,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操作处理方法,能够支持用户以眼部的视线配合眼部动作的方式操作移动终端,操作高效便捷。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域中加载图形界面;
检测单元,用于采集表征用户的眼部动作的数据;
控制单元,用于分析所述表征用户的眼部动作的数据,确定用户的眼部动作的特征信息;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显示单元呈现的图形界面中确定处于与用户视线对应的聚焦对象,控制所述显示单元更新所述聚焦对象的显示状态;以及,基于所述用户的眼部动作所对应的指令,控制所述显示单元显示所述聚焦对象响应用户的眼部动作的操作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操作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显示单元的显示区域中加载图形界面;
采集表征用户的眼部动作的数据,分析所述表征用户的眼部动作的数据,确定用户的眼部动作的特征信息;
在所述显示单元呈现的图形界面中确定处于与用户视线对应的聚焦对象,更新所述聚焦对象的显示状态;以及,基于所述用户的眼部动作所对应的指令,显示所述聚焦对象响应用户的眼部动作的操作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用户可以在不用手操作移动终端的情况下,通过眼睛注视移动终端显示单元中需要操作的对象的位置,选择要操作的对象(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条目如消息、联系人等),可以通过眼部的特定动作如上下移动进行显示单元显示内容的切换(如滚动形式的切换、或翻页形式的切换),通过眼部的特定动作(如视线的左偏移和右偏移对聚焦对象进行操作,如对联系人、消息等进行删除或转发操作,对通讯录联系人条目进行发短信或拨号操作等,提升了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一个可选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3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另一个可选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又一个可选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处理的场景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处理的场景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处理的场景示意图三;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处理的场景示意图四;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处理的场景示意图五;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处理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操作处理的流程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下面,假设终端是移动终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37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