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城市数据资源共享的多平台数据互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831542.8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8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吕卫锋;李润;侯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资源 多平台 平台代理 数据互联 服务器 数据汇聚中心 数据资源共享 数据查找 数据访问服务 服务器发送 服务器获取 客户端提供 使用者提供 中心服务器 组织和管理 描述信息 数据请求 数据用户 系统实现 用户提供 有效知识 资源描述 客户端 共享 互联 统一 服务 挖掘 更新 访问 | ||
一种针对城市数据资源共享的多平台数据互联系统,包括:数据汇聚中心服务器、平台代理服务器、数据请求客户端和城市数据资源描述模型,通过本发明建立的数据互联系统,能够实现多平台中城市数据资源的共享,为数据用户提供城市数据查找与访问的服务。数据汇聚中心服务器获取平台代理服务器发送的数据资源描述信息,按照统一的资源描述模型对城市数据资源进行组织和管理。并为数据使用者提供数据查找服务。平台代理服务器实时向中心服务器更新自身数据资源状态,并为客户端提供数据访问服务。该系统实现多平台数据的互联与共享,为用户提供城市数据资源的统一视图,为综合挖掘城市数据资源中有效知识提供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城市数据资源共享的多平台数据互联系统,属于智慧城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以及智能管理系统的发展,城市中每时每刻都会通过大量传感装置产生大量的城市数据。并且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各种智慧服务和应用的不断增加,数据的种类和规模会进一步地增加。例如地图与兴趣点数据、GPS数据、客流数据、手机数据、视频监控数据、环境与气象数据以及社会活动数据等等。这些城市数据不仅能够反映城市的实时运行状况以及居民的短期及长期的活动特征,并且通过对城市数据的融合与分析可以多角度挖掘城市特征,在城市规划、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正是由于城市数据类型繁多、模式复杂并且缺乏统一的标准,使得目前对于城市数据的利用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图像、视频等非结构化数据的爆炸式增长给传统数据库存储、管理与检索这些城市数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城市系统应用建设分散,各部门相互间又缺乏共享,导致海量数据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数据利用率低、数据资源冗余分散。
目前城市数据管理系统的重点就是如何高效地整合不同城市及部门的系统以及应用,对异构的城市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这些海量的异构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描述模型,并且为系统及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接口,实现多平台数据的互联与共享,方便综合挖掘城市数据中的有效知识,为城市规划决策提供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平台的异构数据资源共享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针对城市数据资源共享的多平台数据互联系统,包括:数据汇聚中心服务器,平台代理服务器以及客户端。
首先建立城市数据资源描述模型,包含了数据服务的基本属性特征,其形式化定义为:
Meta=<Identifier,AgentLocation,Schema,Tags,QoD>
其中Identifier为数据描述的标识,包含数据源所在城市编号(CityNo)、数据源所属的数据主题(Subject)类型、数据源名称(DataName)以及数据集记录数(RecordSum)。AgentLocation描述了代理服务器的位置信息,包含代理服务器的IP地址(AgentIp)以及服务端口号(port)。Schema为数据源具体的数据模式,由多个<Name,Type>二元组组成,二元组中Name表示数据的字段名,Type代表数据类型。这些二元组描述了数据资源各个字段的信息。Tags为数据源的标签,包含数据源描述的数据的时间以及数据源对应的主题列表。QoD为数据源的数据质量,包含对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的描述以及对数据源质量的评分。
数据汇聚中心服务器,包括数据互联服务模块、数据访问服务模块、数据管理模块以及高并发优化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15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