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830971.3 | 申请日: | 2015-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5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江耀诚;谢燕俊;连海彬;蔡庆寿;杨河波;陈金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使得各种信息设备不断地推陈出新,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超轻薄笔电及卫星导航等。除了一般以键盘或鼠标输入或操控之外,利用触控式技术来操控信息设备是一种相当直观且受欢迎的操控方式。由于触控显示设备具有人性化及直觉化的输入操作接口,使得任何年龄层的使用者都可直接以手指选取或操控信息设备。
目前触控电子装置采用的面板,通常外表面会经过强化处理,使得面板周围强度较高,较不易因摔落撞击而使面板周围产生裂痕。然而,面板内的通孔处如听筒或话筒,因无法采用上述的强化处理,所以在摔落测试时将与听筒铁件或话筒铁件产生撞击而破裂。
发明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及一胶层。基板包括一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形成于基板上,且第一通孔贯通基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使基板具有一内侧壁。胶层设置于第一通孔内,并贴附于内侧壁,且胶层形成一第二通孔,其中第二通孔的尺寸小于第一通孔的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胶层为光固化胶。
在一实施例中,胶层自内侧壁至第二通孔的厚度是介于50nm至200nm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胶层为透明无色。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更包括一遮蔽层,遮蔽层所在位置为触控面板的非显示区,而胶层的颜色与遮蔽层相同。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面板更包括一填充件,其设置于第二通孔内,并与胶层紧配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胶层设置于第一通孔的内侧壁并延伸至基板的上表面。
依据本发明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基板,其具有贯通基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一第一通孔;将一胶材填充于第一通孔内;以及在胶材固化后,对胶材进行钻孔以贯通胶材的上表面及下表面而形成一第二通孔,其中第二通孔的尺寸小于第一通孔的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在填充胶材的步骤之前更包括以下步骤:将一第一保护膜贴附于基板的下表面,其中第一保护膜覆盖第一通孔;及将一第二保护膜贴附于基板的上表面,其中第二保护膜具有一开口,该开口对应于第一通孔。
在一实施例中,在胶材固化后及进行钻孔之前更包括以下步骤:除去第一保护膜及第二保护膜;及将一第三保护膜贴附于基板的下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胶材是藉由紫外光固化(UV curing)而固化,其中紫外光固化的能量大于2000mJ/cm2。
承上所述,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藉由在基板的通孔内形成贴附于通孔内侧壁的胶层,可有效提高基板通孔处的强度,以降低触控面板摔落时,其通孔处产生裂缝的情况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沿直线A-A的剖面图。
图3A至图3E为触控面板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6B及图6C为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的其他步骤流程图。
1、1':基板
11、11':显示区
12、12':非显示区
2、2':胶层
3:遮蔽层
4:填充件
A-A:直线
C:刀具
D:厚度
d:距离
F1:第一保护膜
F2、F2':第二保护膜
F3:第三保护膜
G:胶材
O、O':开口
O1、O1':第一通孔
O2、O2':第二通孔
P1:下表面
P2:上表面
S01~S07:步骤
TP、TP':触控面板
W、W':内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之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其中相同的组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示意图,而图2为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沿直线A-A的剖面图。请同时参照图1及图2所示,触控面板TP包括一基板1、一第一通孔O1以及一胶层2,而胶层2设置于第一通孔O1内。基板1可为玻璃基板、塑料基板、或蓝宝石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309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